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春晚導演找上門,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首屆茅盾文學獎授獎儀式的結束,關於頒獎儀式的訊息也登上了全國的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幾位獲獎的作者和他們作品的名字再次響徹大江南北。

其實首屆茅盾文學獎對於獲獎者和作品的加成並不算大,更多的是一種作品質量和作家地位上的肯定。

原因也很簡單,八十年代是文學作品的黃金年代,文學愛好者眾多,只要作品不錯都能獲得一些擁躉。但這次獲獎的獲獎作品發表時間跨度相當長,長的發表了五六年,短的也是最近兩年才發表,對於評論界和文學愛好者來說,這些作家和作品實在談不上陌生。

尤其是姜玉樓的《暗算》,發表時間長不說,還改編成了廣播劇和電視劇,那幾年真是霸榜作品,屬於家喻戶曉的存在。

現在不少人談起當年聽廣播劇或者看電視劇時,一家人準時守在收音機或者電視機前的那一幕,依舊津津樂道。

《暗算》是如此,其他作品即使沒有廣播劇和電視劇加持,卻也不會太差。

因此,大家聽到這些作品獲獎,沒有人認為是名不副實的,而且看看評委們都是誰吧,巴老、衛君怡、丁玲、艾青,他們選的作品那還能有錯?

最多也就是為那些滄海遺珠感到遺憾罷了,多的想法那是一點都沒有。

反倒是進入九十年代後期,純文學逐漸式微,茅盾文學獎對於作家和作品的加成反而提升了很多。

原因就在於大眾對於這些名字沒有像以前那麼熟悉了,有了茅盾文學獎這一次輿論和榮譽上的肯定,才能獲取到平時難以吸引的民眾,從而產生了那種「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現象。

這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來,是茅盾文學獎問世多年,經歷了幾屆後,國內第一文學獎的名頭深入人心。

二來呢,有經濟方面原因,大家手頭不再寬裕,沒有那麼多閒錢買文學作品,也只有獲獎作品能讓人掏出腰包了。

最後呢,社會變得浮躁,純文學不再得到讀者的青睞,這倒進一步抬高了茅盾文學獎的價值。

獲獎後,姜玉樓剛開始還挺開心,當天他就拿著獎去了水木大學,在心愛的女孩面前炫耀自己的紫銅獎章。

然後在一聲聲“玉樓,你好厲害”中沉迷。

回到學校後,更是從校長到學弟,爭相目睹他的獎章。

學校高興,他也高興,嗯,可能宿舍那幾個不太開心。

“誒?你們見我獎章了沒,紫銅的哦。”

“唉,茅盾文學獎啊,現在國內能拿的獎我都拿了,真是高手寂寞啊!”

“你們也要努力,要不然以後出了學校,別人提起你們只有姜玉樓的舍友了。”

如此種種,他們心態沒崩,都是心理素質好了。

只能說,姜玉樓太不當人了。

但是又過了一陣,他就開心不起來了。

不管是雜誌社還是學校,都有不少記者想要採訪他。讓他煩的很,可是又不好攆人,只能躲著不出來。

好好一年輕小夥愣是搞得好像見不得人一樣,出門要戴帽子和墨鏡。嗯,都是那些記者害的。

這兩年隨著他在文壇上的名氣越來越大,記者採訪如過江之鯽,他不可能全部接受,只能挑一些,否則每天不用幹別的了,全部用來接受採訪就能用掉一天時間。

如果是幾十年後有這種待遇,他肯定是高興的,但是年代不同啊,他現在的行動準則可是以低調為主的。

有時候想想,人果然不能太優秀啊。

……

一天晚上,姜玉樓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自我介紹是中央電視臺的導演,叫鄧在軍,找他則是有件事情商量。

至於是什麼事,對方則說當面商量。

姜玉樓想了想,便相約明天見面詳談,地點則放到了雜誌社。

第二天,姜玉樓上完課後趕到了雜誌社,員工們有些驚訝,最近這段時間社長可是很少會這麼早來。

今天這是怎麼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嘟嘟。”

姜玉樓招了招手,馬嘟嘟立刻屁顛屁顛跑了過來。

“社長,您找我?”

“一會兒央視的鄧導會來,你到時候把她帶到我辦公室。”

“好的。”

囑咐了一番後,姜玉樓還是覺得這些雜事應該專門招個秘書來幹。

將這事記在心裡後,他又稍微收拾了下略微有些凌亂的辦公室,接下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急,貓在讀檔[無限]

來點薯條配冰淇淋

穿越到純愛文裡當惡毒女配

亮若星辰

我靠內捲成天帝了?

銀豆

從人變成五爪黑龍的我,震驚世界

秦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