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首屆茅獎獲得者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首屆茅獎獲得者,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曉生的感謝姜玉樓收到了,同時,他也得知梁曉生在小說發表後,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此之前,燕影廠的人叫他不是老梁就是小梁,好的也是叫他梁編輯。可是現在,人們都叫他都是稱呼梁老師了。
以前他名為編劇,可是創作會議上從來不會叫他。現在廠裡有個劇本想要拍成電影,也願意聽取他的意見了。
工資雖然沒漲,但是他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尊重。
在生活上,那九百塊錢也解決了他很大一部分生活難題。
梁曉生的大哥在十幾年前就有了精神方面疾病,看病吃藥都要錢,而且沒有工作家裡生活也困難。這也是他主動去北大荒的原因,因為每月可以領三十二塊錢。這筆錢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能救命。
畢業後分配到燕影廠工資是高了點,有四十九塊錢,但每月也要寄二十塊錢給父母補貼家用。他雖然不像路謠那樣有抽菸和咖啡的愛好,但日子還是緊巴巴的。
現在有了這麼一大筆稿費,他除了寄到家裡一些錢,還能留不少,給賢內助妻子扯布做身新衣服也提上了日程。
日子漸漸好起來了,中篇小說的成功,也讓他越來越有信心,而這一切毫不誇張的說,姜玉樓和《最文學》的功勞非常大。
《最文學》這個平臺非常好,由於姜玉樓的關係,受到的關注非常多。
他聽說有個當牙醫的作家,因為在《最文學》發表了作品,結果被縣裡的人知道了。後來縣裡官員甚至登門拜訪,說:你是一個人才,不能再拔牙了,明天去文化館報道吧。
雖然梁曉生沒有親眼見到,但是這事傳的有鼻有眼,想必確有其事。
再有稿酬方面,國內雜誌社給作家的稿酬普遍不高,千字十塊的稿酬,基本上只有頂級作家能拿到。而這種頂級作家,一隻手都數得出來。
但是姜玉樓卻願意給他這個第一次寫中篇小說的作家千字十塊的頂尖稿酬,這得是多大的恩情啊!
姜玉樓也表態,“明年會在合適的時候為《今夜有暴風雪》出單行本。”並且會全力運作小說的版權,對此梁曉生自然是感激不盡。
同時,姜玉樓還鼓勵他安心創作,如果生活上有困難可以找他。只要他能幫上忙的,絕對不會推辭。
當時梁曉生就被感動得稀里嘩啦的,即使他自詡意志堅定,也不由得淚灑當場。
姜玉樓也是隱約間回想起一個傳聞,就是關於梁曉生之所以身體不好,是因為早年間住在狹窄的筒子樓搞創作,把身體搞壞了。
他這些年買了不少房產,想幫忙也容易。但梁曉生可是出了名的自尊心強,加要面子,他這麼提出來肯定不願意的,也只能慢慢謀劃了。
臨別前,姜玉樓勉勵道:“梁大哥以後但凡有作品都可以投稿到我們《最文學》,只要是你的作品,我們都收。”
他的這份毫無保留的信任,真的是說到他心裡了,當場就激動地表示,“玉樓,以後我的作品第一個投稿物件絕對是《最文學》,只有你們看不上的,我才會投到其他雜誌社。”
這一幕宋文和劉振雲都看到了,劉振雲被兩人的情誼所打動,宋文則感嘆於社長又拉攏到一位潛力非凡的作家。
他對梁曉生的評價很高,覺得他“不下於路謠,甚至還有過之。”
當然,這些想法他只敢藏在心裡,不敢讓路謠的好兄弟社長聽到。
……
1982年12月,首屆“茅盾文學獎”評選揭曉,在經過長達數月的評選,作協透過《人民日報》公佈了本屆獲獎作品和作家的名單,而《暗算》和姜玉樓的名字赫然在列。
《暗算》這部作品在前世就拿到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獎,如今能拿到首屆茅盾文學獎,姜玉樓並未感到太過意外。
除了姜玉樓和他的《暗算》之外,本屆獲獎的還有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魏巍的《東方》、莫應豐的《將軍吟》、姚雪垠的《李自成》、古華的《芙蓉鎮》、李國文的《冬天裡的春天》六部作家的作品獲得了本屆茅盾文學獎。
在公佈了獲獎作品和作家名單的同時,評委會還宣佈將在本月月底在大會堂舉行首屆茅盾文學獎授獎儀式。
作為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要成為中國長篇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
在茅盾文學獎之前,我國並沒有真正以作家或者文藝理論家命名的文學獎項。其實,1981年也正值魯迅一百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