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罷黜六科,獨尊進士!!!
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9章 罷黜六科,獨尊進士!!!,兩界供應商,從大唐開始制霸全球!,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談不上賜教!”
莊舟擺手說道:
“此題之關鍵在於,要找到農業發展的瓶頸所在,然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我們可以從改進農具、推廣高產農作物品種、興修水利等方面入手。
同時,也可以考慮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糧食產量,推廣農產品。”
孔穎達點了點頭,讚歎道:
“莊少師所言極是!
此題既考察了士子的學識,又能夠引導他們思考如何為朝廷和百姓做出貢獻,確實是一道好題!”
李承乾也贊同道:
“沒錯,此題不僅能夠考察士子的才學,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選拔人才來說,確實是非常有益的。”
“只是嘛!”
孔穎達想了想,還是把心中的疑慮說了出來:
“莊少師,你出這道題,全然是農業種植相關。
可學子們大多五穀不分,只怕他們根本答不上來啊!”
“沒關係啊!”
莊舟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科舉考試選拔的應該是綜合能力強的學子入仕,既然是多方面的綜合考量,我建議可以施行總分制,根據總分排名依次錄取。”
總分制?
這倒又是個新鮮詞!
李承乾當先問道:
“莊先生,這總分制是何意思?”
孔穎達的目光又投了過來,等待著莊舟的回答。
莊舟問道:
“科舉考試分幾科?”
孔穎達回答:
“主要分為六科,明經科、進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以及秀才科。”
與莊舟事先所瞭解的差不多。
唐朝的科舉制是承襲隋朝。
原本是隻有明經科和進士科。
後來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稱為六科。
其中最難的就是秀才科,是六科之首。
主要考察國家大政。
因為考試難度極大,報考的人數也是極少。
最終在唐高宗(李治)時期就被廢止。
放眼整個唐朝,一共也就二十九名秀才。
其中李淵欽點六人,李世民欽點二十二人,李治欽點一人。
從後來的歷史走向來看。
這些科目其實並無多少意義。
歷史上,在宋朝之後便只有進士科。
相當於所有學子們入仕為官,都是透過進士科。
雖然現在還是唐初。
但莊舟既然已經來到了這個時代。
有些事情,自然可以直接繞開。
“孔先生,關於科舉考試的科目我覺得有必要諫言聖上做一些調整。”
“哦,怎樣諫言?”
莊舟道:
“最好把科舉制進士科,作為朝廷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徹底廢除察舉制等其他一切入仕途徑。”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