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紫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削弱,鋼鐵火藥和施法者,尹紫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機由此出現。
溫特斯抓住時間差,在烤火者打出右勾拳的時候一劍刺向對方胸膛,將分散的、總數當在二十個百騎隊上下的特爾敦人擊退。
雖然不是擊潰,更稱不上殲滅,但暫時解除了來自西翼的威脅,給了部隊重新捏成拳頭的機會。
就在溫特斯擊退牽制之敵的次日正午,特爾敦先鋒第一次攻打徒涉場。
在那個時間點上,鐵峰郡步兵團的十二個連隊有九個部署在大角河沿岸,這九個連隊普遍缺員、筋疲力盡,正在收攏。
一個連駐防小石鎮,戰力比較完整。
剩下三個連作為總預備隊,原本駐紮在聖克鎮,正在趕往小石鎮和徒涉場。
而特爾敦人好似一支箭,箭尖已經抵住中鐵峰郡的心口,後續部眾正快馬加鞭趕來。
如果徒涉場被突破,那溫特斯兩渡大角河就全然是一場徒勞。
他分散在各處的連隊將會被特爾敦人逐一擊破,正如他擊退分散的特爾敦人。
區別在於特爾敦人可以騎馬逃跑,溫特斯的部下連逃跑的機會也沒有。
是巴德帶領流民營頂住了敵人第一波和第二波進攻,為溫特斯又爭取到了一天的時間。
在這一天時間內,溫特斯在徒涉場後方構築起了第二道防線。
與此同時,鐵峰郡團的十二個連隊以及牛蹄谷、小石鎮、聖克鎮的所有民兵都在朝著徒涉場集結。
所以泰赤其實冤枉了他的青翎羽,因為溫特斯的確是“一夜築牆”。
至於兩腿人是如何一夜築起長達十餘公里的壘牆,泰赤目前仍舊一無所知。
泰赤更不知道的是,溫特斯還在修築第三道牆。
……
第五連的戰士在沉默中行軍,一列縱隊,沒有鼓點也沒有口號,就連軍旗也是捲起來的。
騎馬走在最前面的是五連長[蘭尼斯]。
今天晚上月相圓滿,對於雙方而言都是適合廝殺的好日子。
前方隱約傳來蹄聲,似乎有騎兵正在靠近第五連的縱隊。
蘭尼斯舉手示意,旗手展開軍旗,憲兵立刻取出一支箭轉身遞給身後的戰友。
每名戰士接到箭以後,都會第一時間傳給身後的人,同時拋下一切多餘物品,只帶著武器盔甲向軍旗處靠攏。
沒有任何口令,第五連在無聲中結成方陣。
蘭尼斯側耳靜聽,蹄聲愈發趨近,由此他確定對方就是衝著第五連來的。
“擊鼓!”蘭尼斯打破緘默。
驟雨一般的小軍鼓聲響起,昭示第五連的戰士們,位置已經暴露、即刻準備戰鬥。
來者在方陣前方駐馬,止有十幾騎。
“什麼人?”蘭尼斯喝問。
“是我。”溫特斯回答。
蘭尼斯馳出方陣,沉穩地給溫特斯敬了個禮。
“還能戰嗎?”溫特斯問。
“最好能休息兩個小時。”蘭尼斯如實回答。
“調轉方向,去牛蹄谷。”對於自己的舊部,溫特斯不需要客套:“塔馬斯正在構築第三道防線,你暫時歸他指揮。”
“是。”蘭尼斯再次抬手敬禮。
給蘭尼斯分派了嚮導,溫特斯最後看了一眼老部下,策馬離去。
第五連再次回到行軍隊形,改朝西南方向進發。
……
如果是擺開陣勢正面對決,五公里乘五公里的空地就足夠容納一場十萬人規模的宏大會戰。
特爾敦人乃至所有遊牧部落的難纏之處在於,他們可以憑藉機動性把五公里變成五十公里,乃至一百五十公里。
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於遁走、確定能贏再出擊,這就是高機動力帶來的大戰術優勢。
譬如特爾敦人這次大迂迴,單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就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公里。
如果是走兩千公里,人類或許還能同馬匹比拼耐力;可如果是跑兩百公里,那無論如何也快不過馬。
溫特斯從一開始就把戰場選定在中鐵峰郡,就是因為中鐵峰郡足夠小。
特爾敦人要繞行一百五十公里,而內線作戰的鐵峰郡部隊只需要走五十公里,以行程優勢來彌補速度劣勢。
為此,溫特斯棄守了狼鎮、黑水鎮和五獒鎮。
這項決定聽著不難,實則比千萬噸山石還要沉重。
現在,隨著特爾敦人繞了一百五十公里路、跨過五條河,艱難跋涉抵達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