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的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頁,醉清秋+番外,猶大的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寧守道王裕見胤禟只是坐在廳上喝茶,十三阿哥胤祥倒是興味沖沖的盯著他瞧,嚥了口吐沫,繼續說著早就商量好的說辭:&ldo;九爺下令,下官等不敢不從。但是因為無米以維持生計,今天城外一起刁民,聚了不少人,帶人圍了十幾家米行。衙門裡的捕快遠不如那些刁民多,眼看事要鬧大。下官等實在無法,不得不請九爺來幫著拿個主意。&rdo;胤祥笑眯眯的說道:&ldo;王大人的意思是因為九哥發的公文,所以造成了民眾造反?但是王大人你既不知情,又無兵解圍,只能靠九哥來想法子。這樣不管問題解決還是沒有解決,都沒你什麼事了。若皇阿瑪真怪罪下來,也是九哥處理不當所致。&rdo;王裕見胤祥一個少年居然將自己的心思全說破,臉上有些掛不住,勉強擠了絲笑出來,&ldo;十三爺可錯怪下官了,但凡有一點法子,下官也不會來煩幾位爺。實在是‐‐&rdo;&ldo;王裕!你讓九哥處理這事我不說什麼。但是你可想清楚了,我九哥萬一有什麼危險,十個腦袋也不夠你掉的!&rdo;胤祥啪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小臉板著,頗為嚴厲的說道。那位江寧守道臉上帶上了慌張,拿眼看嚴城佑。胤禟看了看胤祥,好聰明機靈的少年,怪不得日後成為胤禛的左膀右臂。這群人的用意不外乎就是胤祥所說的,將責任和干係都推到自己身上來。不僅不配合,更可恨的是,災民可不是因為無處買米才暴動,這些城外的難民是因為無錢買米,而官府施的粥又遠遠供應不夠,才一哄而起,準備搶了幾家米行的。不過,這會兒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胤禟揉了揉額頭,淡淡說道:&ldo;守道大人即是無法,讓本阿哥解決,我是不得不走一趟了。胤祥,你去四哥那,別離開他身邊。高文高武,你們將能帶的人都帶上,跟我去城中米行。&rdo;&ldo;九哥,不行。&rdo;胤祥一聽,著急的說道,&ldo;九爺,萬萬不可。&rdo;雖然這些人來讓胤禟想法子,也不過是個幌子,將這災民暴動的由子巧妙的推到胤禟這邊。災民暴動可不是小事,肯定是要上報朝廷的,這事由九爺擔著,他到底是皇子阿哥,不會有什麼事。若這些人擔著,丟了烏紗帽都是輕的。災民太多,而城中並無多少兵馬,所以這事沒法解決,只能先想辦法送信調兵過來。但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是,這位九爺要單槍匹馬親自去處理。這可不是兒戲,那幫子急紅了眼的人已經沒有什麼理智,誰還管你是什麼皇子阿哥,說不定還會抓了胤禟要挾官府。胤祥說的對,眾人爭相推卸責任是一回事,但是九阿哥要真出什麼事,而他們這幫子人還好好的待在衙門裡邊。不用什麼相關的王法律令,康熙也能將這幫子人給颳了。所以跟著勸說胤禟打消主意,只有嚴城佑眼裡帶著深思,看著胤禟不語。胤禟撇嘴冷笑,&ldo;你們當我願意去?危險,誰不知道危險。但是你們忽略了更危險的事!知道皇阿瑪為什麼興師動眾,派了三個皇子來江南嗎?且不說天下賦稅,江南佔了三分之一;這江南多是漢人,文人才子多的是,慣會舞文弄墨,煽動人心。今天是災民暴動,明天若是漢人造反呢?這南邊少說也有上百萬人,真要都聚集起來,引起了動盪,就算你們幾個掉腦袋,也不能抵之萬一!&rdo;&ldo;皇阿瑪為什麼年年減免江南賦稅,為什麼江南常常有恩科,這其中原由,你們想過沒有?!連我這個阿哥都不敢掉以輕心,你們推得可真乾淨啊。&rdo;胤禟說完最後一句,已經越過眾人往外走。裡面的官員盡皆變了臉色,他們不得不承認,胤禟說的在理。這九阿哥過去了,誰也不知道會鬧到什麼田地,若真有什麼閃失,這干係是擔定了。&ldo;快,給皇上上摺子,調兵。&rdo;嚴城佑吩咐道。王裕心裡悔的不行,萬不該聽了別人的攛掇來同九爺較證,這要是有什麼事,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王裕。等出了府門,胤禟發現身邊跟了一群人,胤祥一把拽住胤禟的袖子,&ldo;九哥,你那是什麼安排,我能丟下你自己去找四哥去?你放心,咱那幾下子比你強,到時候有我護著你。我十三可從來不是貪生怕死、不顧兄弟的人。走,你去哪,我都陪著。&rdo;說著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當先上馬。胤禟笑了笑,心裡湧上感動,胤祥雖然還是個少年,可是事理卻十分清楚。這危險他是明白的,仍然願意跟著過去,不愧後世人們口中的俠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