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頁,千金裘+番外,明月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意她的意見了。這就是這時候女人的悲哀,她們的地位總是依附於她們家的男人,而主要還是依附於她未來的丈夫。衛蘅打心底來說,也是個傲氣和好強的,在親事上她算是輸了一籌,可是這嫁人如同買鞋,是誰穿誰知道的事情,好壞都還說不清楚,不過她不喜歡那些人看她的眼神,所以下定決心,要在結業禮上風光一把,叫那些人看看,是以學業上用功刻苦得有時候何氏都看不過眼了。日子很快就到了五月裡,上京城裡街頭巷尾談論的都是即將凱旋的齊國公祖孫,尤其是陸三公子陸湛的光輝事蹟。其熱度直逼五月上京城裡炎熱的天氣。齊國公祖孫這一仗可是贏得太漂亮了。與靖寧侯世子艱難的壓下西羌的反叛完全不同。大夏朝北方邊境的百姓深受韃靼鐵蹄之苦,但是幾十年下來,都拿韃靼沒有辦法,朝廷派兵來打,他們就逃,等朝廷的軍隊一走,一到秋天他們就又南下騷擾。何況韃靼騎兵彪悍勇武,朝廷的軍隊都不願意和韃靼正面交鋒。這一次陸家祖孫一起上陣,可謂是贏了個痛快淋漓。陸湛在寧夏衛斬殺了一萬名韃靼的壯年男子,直接打垮了韃靼的精氣神,至少十年之內,韃靼絕對沒有大規模南下之力了。陸湛更是因此贏得了一個&ldo;陸閻王&rdo;的稱號,但是北地的老百姓沒有一個不拍手稱好的,最善良的老百姓都忍不住直叫,殺得好,恨不能全部殺光才好。不過陸湛並沒有斬殺這一次南犯大夏朝的韃靼軍隊的所有人,故意放走了一支,但是他們的首領克烈卻被陸湛追到草原深處終於擒獲了。這 是揚我國威的大事情,永和帝前陣子還遺憾,靖寧侯世子不該斬殺西羌首領,應該活擒了進京獻俘,叫天下人都看看這些反叛者的下場。但是這也不是人能控制的, 西羌首領在彼此對陣中,中箭而亡,士兵見他死了,無心戀戰,這才被衛嶠打了個落花流水,永和帝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也只是嘴巴上說一說而已。而這一次,陸湛絕對是滿足了永和帝最大的期望,且還超額完成了任務。其實此次,克烈之所以能夠組織這樣強大的兵力南下,是因為他剛剛統一了韃靼部。本來克烈不應該這樣快就南犯,但是去年年生不好,北地大旱,韃靼族缺少糧食,就只能南下掠奪。這也給了齊國公和陸湛機會,能夠從內部分化他們,各個擊破。陸湛今次故意放走一支韃靼軍隊,又深入草原內部擒獲克烈,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克烈這個梟雄重新統一韃靼,另一方面又是不希望克烈失敗之後,韃靼的其他豪雄崛起,統一之後的韃靼,是永和帝和陸湛都不想看的。所以陸湛還肩負了一個使命,那就是讓韃靼重新走上內部廝殺的道路,為大夏朝的北地邊境贏得十幾年的安靜。十幾年已經夠大夏朝重新組織一次對付韃靼的戰爭了。而陸湛也不負所望地漂亮的完成了這個任務。克烈部大敗,但是殘勇還在,可是已經不夠資格壓制其他部落,但是其他部落也吞噬不了克烈部。當然陸家祖孫這一次贏得這樣漂亮,也不僅僅是陸湛的功勞。陸湛畢竟年輕,又是從京城直接到寧夏衛領兵,面對那些兵油子,短時間內他根本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令行禁止地服從他。齊國公就不同了,他年輕的時候就是大夏朝的戰神,儘管幾年不領兵,但是名號擺在那裡,而寧夏衛的幾個高階將領都曾經是他手下的兵,有他坐鎮,陸湛就能令行禁止,而他深入草原時,也可以放心的將後背交給齊國公老公爺。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上陣不離父子兵的意思了。齊國公祖孫凱旋而歸時,是太子親自到京郊迎接的。御街的兩側一早就站滿了禁軍,將來看獻俘這個大熱鬧的老百姓都擋在身後,一是怕人鬧事,二也是不希望出現踩踏事件。畢竟是高興的日子。皇爺也會到午門的城樓上,接受獻俘禮。御街兩側的茶樓酒肆的二樓都已經被人訂完了,上京城的人若是沒有看到這一場獻俘禮的,以後都不好意思再嘮嗑,也不好意思自稱訊息靈通的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