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頁,千金裘+番外,明月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衛蘅實在是冤枉了陸湛。陸湛急得嘴角長泡又能如何,開春後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永和帝又是個勤政的皇帝,所以對臣下的要求也是勤謹。開春後西洋國的使團進了京,藍眼睛黃頭髮的西洋人還是第一次到上京城,行人司也沒有人能翻譯他們的語言,陸湛自然責無旁貸地替行人司接下了款待西洋使團的任務。永和帝近日又對西洋國的事情大感興趣,時常召使團的使者進宮,也時常詢問陸湛西洋國的事情。陸湛知道這是永和帝打算動海事一塊兒的先兆,自然更是盡心竭力。同時,陸湛是翰林學士,知經筵事。永和朝每月舉行三次大經筵,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由翰林院進講,除此之外每日還有小講,通常只由內閣學士侍班,但最近永和帝卻命陸湛輪值進講。此外陸湛還受命在碧桐書館給皇子們授課。如此一來,陸湛恨不能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回過齊國公府了。而衛蘅這邊,何氏辦事的效率出奇的高,大約是上一次的親事她覺得於衛蘅有愧,這一次真是生怕陳士安這個女婿跑了。近日又恰逢三月三上巳節,真是再沒有比這個更適合小兒女見面的日子了。頭一晚,何氏便催著念珠兒和木魚兒趕緊替衛蘅張羅次日的穿戴,嘴裡還道:&ldo;上次你也見到了,華夫人就是陳氏女,穿得十分儉樸,我瞧著你明日就穿那身碧春錦,顏色襯你,瞧著也不那麼繁麗。&rdo; 碧春錦其實一點兒也不儉樸,內斂的顏色卻燦若春錦,所費的功夫更多,一匹碧春錦也要小一百兩銀子才能得,等閒貴婦人的衣櫥裡也不過一、兩件撐場面。衛蘅皺了皺眉頭道:&ldo;我都這樣大年紀了,怎麼還好意思去上巳節啊?&rdo;何氏擰了一把衛蘅的臉蛋道:&ldo;才滿十六歲,你叫個什麼年紀大。再說了,你幾個嫂子不是也都要去濟水邊踏青麼?&rdo;衛蘅撅嘴撒嬌道:&ldo;那怎麼能一樣,你瞧瞧,跟我玩得好的,哪還有人去濟水邊啊,二姐姐也不去,都是些小姑娘才去,再說了嫂嫂她們去踏青跟我們玩的又不同。&rdo;成親的婦人可就沒有扔蘭草那一出了。定親的姑娘上巳節不去濟水邊,也是怕不知情的人鬧出笑話來。何氏點了點衛蘅的額頭道:&ldo;她們那是訂了親,你如今不是還沒定下來麼?你難道就不想看看那陳家的十三郎?&rdo;說實話,衛蘅是一點兒也不想見十三郎的。但若是她去都不去就拒了這樁親事,在何氏這裡肯定說不過去。是以衛蘅次日只好不情不願地跟著葛氏和王茹出了門兒,一路微微垂著頭也不說話,以為這樣子就能不引人注意。可惜十六歲的少女正是最鮮豔明媚的時候,才在濟水畔走了不到一刻功夫,衛蘅就收了小半口袋的蘭草了。一行人走到柳樹下時,葛氏忽然拉了王茹說是也想去水邊洗臉浣手,衛蘅自然提步就想跟上去,哪知卻被葛氏和王茹兩個一把就推了回去,臉上的打趣的笑容是遮也遮不住的。王茹還衝衛蘅眨了眨眼睛。衛蘅心下有些惱怒,卻也不能表現出來,等她回過頭,就見一個穿著藏藍團花八寶紋袍子的年輕男子站在對面的柳樹下,想來應該就是陳士安了。陳士安手裡拿著一支蕙蘭,見衛蘅朝他看去,便紅了臉,猶豫了片刻還是走了上來,將手裡的蕙蘭遞到衛蘅的跟前,低聲道:&ldo;三姑娘。&rdo;衛蘅哪裡能接陳士安的蕙蘭,也低著頭不說話,木魚兒在旁邊見了怕兩人這樣站久了惹人笑話,便伸手替衛蘅接了蕙蘭。陳士安感激地看了木魚兒一眼,匆匆地向衛蘅點了點頭,就往前走了。木魚兒看著陳士安的背影,笑得差點兒肚子疼,&ldo;姑娘,你沒看見,陳公子走的時候,這樣的……&rdo;木魚兒學起陳士安同手同腳的滑稽樣子來。衛蘅嗔了木魚兒一眼,哪裡有這樣笑話人的。念珠兒看著陳士安的背影,若有所思地道:&ldo;姑娘,這個陳公子看起來有些面善,瞧著像是那年上巳節第一個給姑娘送蘭草的那人。&rdo;衛蘅十二歲那年入女學後過的第一個上巳節,也是她第一次收到蘭草的上巳節,那蘭草至今還夾在她的書中。念珠兒這樣說,木魚兒拍手道:&ldo;我也想起來了,好像就是他。&rdo;衛蘅對陳士安倒是一點兒印象也沒有。從濟水邊回去,何氏就忙不迭地問衛蘅,&ldo;怎麼樣,看到了嗎?&rdo;衛蘅不說話。何氏笑道:&ldo;我知道你害羞,可是如今不是該害羞的時候,嫁人是一輩子的事情,總不能見都沒見過人,就嫁過去。你跟娘說說,你對陳家的十三郎,是個什麼看法?&rdo;衛蘅嘟嘴道:&ldo;我能有什麼辦法,我連他幾個眼睛幾個鼻子都沒看清楚。&rdo;何氏聞言只能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