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聞魏軍在梁縣失利的訊息,如同一陣凜冽的寒風,瞬間吹遍了洛陽城的每一個角落,也深深刺進了曹叡的心中。冬日的洛陽,天空灰濛濛的,彷彿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寒風中夾雜著細碎的雪花,無情地拍打著宮殿的窗欞,發出“嗖嗖”的聲響。宮內,曹叡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容蒼白,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難以掩飾的焦慮與寒意,他的心,比那窗外的冬風還要寒冷幾分。

潁川,這個原本作為魏軍後方補給線的重要通道,如今卻成了橫亙在曹叡心頭的一塊巨石。打通不了潁川,意味著魏軍的糧草輜重難以順暢運達,更糟糕的是,朝中多為大臣軍將的家眷皆棲息於此。這些家眷,既是人質,也是牽絆,讓那些本應全力以赴的將領們心中多了幾分顧慮,幾分牽掛。

曹叡深知,這些人雖然不會馬上有異心,但在如此困境之下,要他們全力以赴,卻是難如登天。他們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因家眷的安危而爆發,讓曹叡根本不敢去輕易任用他們。原本洛陽就人材匱乏,如今少了這些人的助力,對抗漢國的形勢更是雪上加霜。

曹叡的目光在空曠的大殿中徘徊,最終落在了尚書令陳群的身上。陳群,這位老臣,一臉愁容,眼角的皺紋彷彿更深了幾分。曹叡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春耕之事,可準備妥當了?”

陳群聞言,苦笑一聲,那笑容中滿是無奈與苦澀。他躬身行禮,緩緩道:“陛下,能夠耕種的土地有限,加之漢軍隨時可以前來襲擾,我軍需時刻戒備,農夫們難以安心耕作。怕是種出來了,也收穫不了多少糧食。”

曹叡聞言,面色更加陰沉,眉頭緊鎖,彷彿能擰出水來。他深知,糧食是戰爭之本,沒有糧食,一切皆是空談。他沉聲道:“能種多少是多少,總不能坐以待斃。”

陳群點了點頭,心中卻暗自嘆息。他深知,這不過是權宜之計,遠水解不了近渴。他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說道:“陛下,洛陽城中百姓眾多,口糧消耗甚巨。不若讓他們散去,各自尋找生路,如此一來,糧草還能多吃一段時間。況且,他們若去了漢軍那邊,也能消耗漢軍的糧食,此消彼長,洛陽能夠堅持的時間會更長。”

曹叡聞言,搖了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他深知,人心是戰爭中最寶貴的資源,一旦失去了人心,就如同失去了根基,大廈將傾,無力迴天。他沉聲道:“人走了,人心就沒了。他們是我大魏的子民,是我軍的堅強後盾。他們可以作為民夫,為我軍準備後勤之事,搬運糧草,修築工事。”

說到這裡,曹叡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那是他內心深處未曾說出口的話。他深知,到了糧草不夠的時候,這些百姓,或許就會成為魏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甚至,是魏軍的糧草。這念頭雖然殘酷,但在這亂世之中,生存,才是最根本的法則。

陳群看著曹叡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位年輕的帝王,肩上扛著的,是整個大魏的江山社稷,是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死存亡。他緩緩點了點頭,不再言語,只是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場戰爭能夠早日結束,讓百姓們重歸安寧。

大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兩人凝重的面容。窗外,寒風依舊呼嘯,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彷彿要將這亂世的一切都掩埋。曹叡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那漫天飛舞的雪花,心中卻是一片熾熱。他深知,自己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肩負起這份重任,無論前路多麼艱難,都要咬牙堅持下去。

他轉過身,看向陳群,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定與決絕:“陳卿,你即刻傳令下去,組織百姓參與後勤工作,同時加強城防,確保洛陽萬無一失。至於春耕,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收穫再少,也要堅持下去。大魏的江山,不能在我們手中丟掉!”

陳群聞言,心中一振,他深知,這位年輕的帝王,雖然年輕,但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堅韌與毅力。他躬身行禮,斬釘截鐵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大魏的江山社稷,為百姓的安危福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兩人相視一眼,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們知道,這場戰爭,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更是一場意志與毅力的較量。只要他們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有著不屈的毅力,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守護住這片屬於大魏的江山。

窗外的風雪依舊肆虐,但大殿內,卻瀰漫著一種不屈的氣息。曹叡與陳群,這兩位大魏的棟樑,正攜手並肩,共同面對著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深知,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共克時艱,讓大魏的旗幟,永遠飄揚在這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