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土地上。

武德縣,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城池,如今依舊是漢軍進攻洛陽的全軍指揮之地。春風拂過城牆,帶來一絲絲涼意,卻吹不散那瀰漫在空氣中的緊張與肅殺。城內,府衙大堂中,氣氛凝重而莊嚴,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

太子劉嗣端坐在上首,他年紀雖輕,卻已顯露出非凡的氣度。一身太子袍服,金線繡邊,玉帶束腰,更顯其尊貴身份。他的面容清秀,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與智慧。作為大漢天子的嫡長子,他自幼便受到嚴格的教導和培養,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更何況,他的母親乃是皇后,皇后又是名將張飛之女,這樣的家世背景,讓他在前線更能聚攏人心,成為元從派的主心骨。

在下首,端坐著一位鬚髮皆白、面容慈祥的老者,那便是丞相諸葛亮。他身穿一襲素袍,手持羽扇,神態從容不迫,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透露出對天下大勢的洞察與把握。在他的身旁,一干文臣武將或站或坐,個個神情肅穆,靜待諸葛亮的指示。

此時,諸葛亮輕輕搖了搖手中的羽扇,對著太子劉嗣行了一禮,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太子殿下,魏軍這段時間準備春耕,但練兵之事一直未停。他們企圖以農耕為掩護,暗中積蓄力量。我等必須早做打算,以免被動挨打。諸位有何良策?”

話音剛落,下首的文臣武將們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來。有人主張直接出兵攻打,打亂魏軍的春耕計劃;有人則建議派遣間諜潛入魏軍內部,破壞他們的練兵計劃。然而,這些建議都被諸葛亮一一搖頭否定。他深知,魏軍實力不俗,若貿然出兵,恐怕會陷入敵軍的埋伏之中;而派遣間諜,風險也極大,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諸葛亮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最後落在了太子劉嗣的身上。他微微欠身,詢問道:“太子殿下,您有何高見?”

劉嗣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著什麼。他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彷彿能穿透時空,看到未來的戰局。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說道:“丞相所言極是,魏軍實力強大,不可輕舉妄動。然而,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以為,我們可以雙管齊下,一方面攪動洛陽的輿論,讓魏軍內部產生分歧;另一方面,擾亂他們的春耕之事,讓他們無法安心練兵。同時,在各個關口駐紮強兵,防止魏軍偷襲突圍。”

諸葛亮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點了點頭,說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此計既穩妥又有效。我們便按照殿下所說的去做。”

說罷,諸葛亮當即命人前去洛陽攪動輿論。他深知,輿論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旦在魏軍內部產生分歧,他們的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同時,他又派遣了一支精銳部隊,前往魏軍的春耕之地,進行襲擾和破壞。這支部隊神出鬼沒,讓魏軍防不勝防。

在部署完這些任務之後,諸葛亮又親自率領一支大軍,前往各個關口駐紮。他深知,關口是魏軍偷襲突圍的必經之路,必須嚴加防守。他親自督戰,激勵士氣,確保萬無一失。

此時的武德縣,處處可見忙碌的身影。文臣武將們各司其職,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充分的準備。而太子劉嗣和丞相諸葛亮,則坐鎮中軍,指揮若定。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

時間如細沙般從指縫間悄然流逝,冬天的寒意似乎也隨著那漸行漸遠的北風,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春天的腳步,輕盈而堅定,正悄然臨近。在這冬去春來的交替之際,大地開始甦醒,萬物復甦的跡象愈發明顯。

黃河南岸,那條曾被厚冰封鎖的大河,如今已顯露出勃勃生機。冰塊在春日的暖陽下逐漸融化,碎裂成大小不一的浮冰,隨著河水潺潺流動,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這些碎冰如同遊動的銀色巨龍,將黃河南北兩岸重新隔絕開來,又似是大自然的一種宣告,預示著新的季節、新的開始。河面上,偶爾有幾隻早歸的水鳥掠過,它們或低飛戲水,或高聲鳴叫,為這解凍的河流增添了幾分生氣。

大地上,一抹抹嫩綠正悄悄探出頭來,草芽兒們似乎憋足了勁兒,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想要一睹這春日的盛景。遠處,柳樹也抽出了嫩芽,細長的枝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少女的秀髮,柔美而充滿生機。然而,在這春意盎然的景象中,洛陽城卻像是一片被陰霾籠罩的孤島。

洛陽,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此刻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漢軍如鐵桶一般將城池團團圍住,城外的喊殺聲、戰鼓聲此起彼伏,震得人心惶惶。城內,各種流言如同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