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二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彰。
窗外,雪花紛紛揚揚,為這沉悶的氛圍添上一抹蒼白的寂靜。
大殿中央,爐火雖旺,卻似乎無法驅散大魏天子曹叡心中的寒意。
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金線繡邊在微弱的光影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但那張年輕而威嚴的臉龐上,卻難掩憂慮與無奈。
曹叡的目光落在跪伏於地的年輕人身上,那是甄像,冀州士族的佼佼者,一身錦衣華服,跪得筆直,卻難掩眉宇間的傲氣與不甘。
甄像的髮型一絲不苟,髮絲上還沾著些許未化的雪花,顯得格外清冷。
他的雙手緊握成拳,青筋隱現,顯然內心並不如外表那般平靜。
曹叡緩緩上前,親手將甄像攙扶起來,動作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無奈。
他輕嘆一聲,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司馬懿確實有借用此次屯田,削弱冀州士族之力的打算。然而,漢國的威脅如影隨形,近在咫尺,朕又如何能輕易動他?”
說到這裡,曹叡的眼神變得深邃,彷彿穿透了時空,看到了那遙不可及的戰場和未知的未來。
甄像被扶起後,目光直視曹叡,眼中閃爍著不服的光芒,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與不甘:“屯田之事,我們冀州士族完全有能力自行處理,何必假手於司馬懿?對付漢國,臣下雖不才,卻也願意請纓出戰,以證忠心!”
甄像的話語中透露出強烈的自信與對家族榮譽的扞衛,但他的年輕與衝動也同樣顯露無遺。
曹叡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既有責備也有期待。
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語重心長:“對付漢國,司馬懿確有其獨到之處,他的智謀與經驗,是我大魏目前最需要的。而你,甄像,雖有才華,但尚未經歷過大戰的洗禮,你的本事,還未曾在天下人面前證明。”
說到這裡,曹叡的目光變得柔和,似乎在鼓勵一個即將踏上征途的孩子。
“此番,我命你為徵漢將軍,但需到司馬懿帳下聽命,將你的本事好好學到,待時機成熟,再展你冀州士族之威。”
甄像聞言,心中雖有萬般不快,卻也明白這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他低下頭,掩去眼中的不甘,再抬頭時,已是一臉堅定:“臣遵旨。”
簡單三個字,卻承載著甄像對未來的期許與對家族的承諾。
曹叡看著甄像,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這個年輕人身上有著他身上的驕傲與堅韌,也有著成為一代名將的潛力。
只是,這亂世之中,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磨礪,方能成器。
隨後,曹叡從袖中取出一塊令牌。
他親手將令牌交予甄像,聲音低沉而堅定:“此令牌代表朕的意志,持此令牌,你可調動冀州兵馬,但務必記住,一切行動需聽從司馬懿指揮,不得擅自行動。”
甄像接過令牌,雙手微微顫抖,心中五味雜陳。
這令牌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再次向曹叡行禮,聲音堅定而有力:“臣定不辱使命,必將全力以赴,助我大魏度過此劫。”
曹叡點了點頭,示意甄像可以退下。
甄像轉身離開,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沉重,但背影卻顯得格外堅毅。
從這一刻起,他的命運將與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緊密相連,而他,也將在這條征途上,證明自己的價值,為家族,為國家,贏得應有的榮耀。
甄像離去後,太極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寂。
曹叡的目光依舊停留在窗外那漫天飛舞的雪花上,但嘴角卻不經意間勾起了一抹冷笑,那笑容中蘊含著深意,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哼,不管是冀州士族,還是豫州士族,都是尾大不掉之勢。”曹叡輕聲自語,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中山甄氏,雖為外戚,勢力龐大,但有人能壓制其氣焰,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他緩緩轉身,走向那高高在上的龍椅,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沉穩而有力。
坐定之後,曹叡的目光變得銳利如鷹,彷彿能穿透層層迷霧,直視那遙不可及的未來。
“司馬懿,你雖是豫州士族的代表人物,但此戰若是你能頂下來,朕便有理由讓冀州士族對你進行清算。”
曹叡心中暗自盤算,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如此一來,不管是冀州士族還是豫州士族,都將被削弱,而魏國,也將真正成為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