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七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據《周禮》中記載,如若是天子駕崩,王室貴族們要為其守孝三年。

在此期間,不允許舉行婚禮這等習俗,甚至於連肉都不能吃。

到了漢朝的時候,周禮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苛刻了,而三年的守孝期,確實阻礙國家發展,因此,將為皇帝守孝的時間改為了36天,同樣的,為了讓百姓們也參與到祭奠已故皇帝的活動中來,在皇帝駕崩之時,國家會舉行國喪。

在國喪期間,尋常百姓和那些貴族一樣,不可以穿著顏色鮮豔的衣服,只能著素衣,而且街上的那些吹拉彈唱的表演者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也不會傳出有人結婚或者開宴席之類的訊息。

那些沒有得知皇帝駕崩訊息的尋常老百姓,看到本來繁華熱鬧的街道突然變得冷清安靜,甚至於簡單的一塊肉都已經難以購買的時候。

自然也會意識到發生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所以只要向周圍的人簡單地打聽一番,便可以得知。

哪怕有的百姓還是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但有一樣東西,則是他們肯定會注意到的。那就是年號。

俗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因此,舊皇帝駕崩之時,便會有新皇帝登基。如此一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更改年號了。

尋常百姓人家發現年號被更改,自然也會明白,老皇帝已經離開人世了。

壽春城中,眾人尚在為先帝守孝。

而在十日之後,毋丘儉身著官袍,手持新皇帝的聖旨,步伐沉穩地踏入了壽春城中。

此時,司馬懿、崔林、司馬師等人早已身穿素服,肅立在地。

他們的面色凝重,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當毋丘儉踏入大堂的那一刻,他們當即跪地,準備接旨。

毋丘儉見狀,點了點頭,示意身旁的侍從展開聖旨。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營地中迴盪,帶著一種威嚴與莊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國家新遭大喪,社稷動搖,百姓惶恐。朕承先帝遺志,急需有德有才之臣子共襄國事,以安天下。

徵東大將軍司馬懿,昔日受先帝欽命,為輔政大臣,忠誠可鑑,功勳卓著。

今特詔大將軍即日返回洛陽,共謀國事,以定乾坤。

壽春之地,乃國家重鎮,諸事宜需謹慎處理。

朕思慮再三,決定由毋丘儉暫代大將軍之職,負責壽春一切軍政事務。

崔林,才智過人,著其為軍司馬,協助毋丘儉處理軍務,務必確保軍紀嚴明,士氣高昂。

司馬師,勇猛善戰,著其為副將,統領兵馬,保衛疆土,不得有誤。

望諸臣子接旨後,速速遵行,以國家為重,以社稷為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願吾等共克時艱,以慰先帝之靈,以安天下之心。

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毋丘儉將聖旨緩緩捲起,目光望向跪在地上的司馬懿、崔林、司馬師等人。

司馬懿緩緩起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邃的光芒,彷彿已經看透了未來的風雲變幻。

他看向毋丘儉,堅定地說道:“吾等必將遵旨行事,以國家為重,以社稷為念。願陛下放心,吾等定不辱使命。”

毋丘儉的笑容在嘴角輕輕揚起,彷彿一抹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面,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大將軍,時間緊迫,即日啟程罷!”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如同鐵錘敲擊在堅石上,迴響在空曠的大堂之中。

司馬懿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錯愕,那雙深邃的眼眸裡彷彿有千言萬語未曾說出口。

“即日啟程?”他喃喃重複,似乎在確認這句話的真實性。

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這麼快?

是福是禍?

他暗自思量,面上卻不露聲色,只是那緊握的拳頭洩露了他內心的波動。

司馬師站在一旁,敏銳地捕捉到了父親情緒的微妙變化,連忙上前幾步,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將軍,收拾東西也要不少時間,即日啟程是否太過倉促?”

毋丘儉的笑容依舊,眼神中卻多了幾分深意,他緩緩道:“陛下旨意,末將也沒辦法。國家大事,豈能兒戲?”

言語間,他有意無意地掃了司馬懿一眼,似乎在試探,也在提醒。

司馬懿聞言,緩緩鬆開緊握的拳頭,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那是一種歷經風雨後的從容。

“既然是陛下旨意,那便現在出發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