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菜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屯糧造城,紂王天子異界遊,譚菜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北地皇龍城還沒待兩天的小將軍餘世稷,很快就得到朝廷詔命,加封小紂王為燕王,准許率軍回雁回關,但要交出涼夏二州軍政大權。

餘世稷在得到兵部這樣的回覆,內心不由得腹誹:朝廷用一個燕王的封爵就把我主打發了,獲取涼夏二州軍政大權倒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兵部主事官員倒也沒多為難小將軍餘世稷,更把聖旨直接交給他,讓他帶給小紂王,只說朝廷即日將派大員前往涼夏二州,皇子殿下要去雁回關,憑聖旨即可起行,沿途州郡不會阻攔。

還有就是燕王的虎符、印綬,朝廷在制好後會直接送到雁回關。

在得到這些明確的答覆之後,餘世稷不敢耽誤,領了聖旨,帶了部下,快馬加鞭,就又趕回去了。

一路無話,餘世稷在夏州城見到主公小紂王,將皇帝聖旨呈上。小紂王在看完聖旨後,心中頗為不悅。

朝廷准許他出兵雁回關,並封他為燕王,這當然是好事,讓他交出涼夏二州軍政大權他也無話可說,這本就是朝廷的地盤兒,他也沒想割地自立。

但是,朝廷明確這次來接收的官員是車騎將軍侯集。這侯集可是太子哥哥的岳丈,由他接收涼夏二州,父皇豈不是將涼夏二州劃歸給太子勢力。

小紂王很難相信,剛剛過上好日子的涼夏二州百姓不會被太子一派剝削,這讓他卻不想這麼一走了之了。

把手下文武找來,小紂王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眾將無不感嘆,自家主公乃是一位仁德之主。其實也只有小紂王自己知道,自己前世造的孽太多,這一世唯獨不敢負的就是百姓。

軍師中郎將餘子遠道:“大王,此事容易,可留兩名心腹大臣暗中統屬涼夏軍政,朝廷縱使能派官員來,涼夏卻依然為大王所有。”

小紂王搖了搖頭,“孤從未想私佔涼夏二州,此地軍政、百姓早應歸屬朝廷,只是加入太子一派紛爭,孤卻不知是救民,還是害民了!”

眾將唏噓,步軍元帥李貞觀道:“主公,你已受封燕王,按朝廷舊制將統率雁回關及關外燕趙之地,主公何不曉諭百姓,大軍即將遠行,願隨主公到關外安家者,卻可與大軍同行!至於安土重遷者,其在涼夏,卻非大王能制也!”

小紂王想了想,無奈嘆道:“也只得如此了!”

遂派人曉諭涼夏二州百姓:二十五皇子已受封燕王,即日將統大軍前往雁回關,二州百姓願相隨者可即日隨行。

涼夏百姓聞令,多有言道,“大王救民於水火,我等情願隨大王前往關外,永為大王之民!”

待小紂王大軍開拔之日,涼夏百姓相隨者多達百萬戶。

小紂王甚為感動,恐百姓困苦,命軍士夾護,百姓但缺飲食者,以軍糧給之。

如此,大軍離了涼夏,迤邐望雁回關而去。待朝廷派車騎將軍侯集接管涼夏二州,卻見百姓十不存三,雖惱怒卻也無可奈何,只得草草佈置二州軍政了事。

涼夏二州距雁回關兩千餘里,小紂王率軍與百姓同行,日行少則十里二十里,多則三四十里,竟走了一百五十八天之久,其間百姓難免死傷、逃亡,軍士也有不堪其苦者,暗中逃走。

待到雁回關,百萬戶百姓,刨除中途逃散、死亡及沿途安家者,只餘四十餘萬戶,二十五萬軍士,倒還有十七八萬人。

小紂王不由後悔,本為救民,卻令百姓遭苦受難,與先前相比,小紂王倒期望把這些百姓留在涼夏了。

可事已至此,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小紂王在與留守雁回關的張文遠、李毗沙門和李元騏諸將相會後,先將自己帶來兵將分出六萬餘人,命老將軍李叔德、副將餘懃統領,加強關中防務。

小紂王隨後召張文遠三將詢問他離開後雁回關戰事,張文遠答道:“大王離開後,頡利冒頓倒少來進犯,只是頡利冒頓座下四皇子阿保機不時率軍來攻關,可掠走殺戮我百姓、軍士不少!”

小紂王不由皺起眉來,自己在草原曾與狼戎大將斯奇比奧、九殿下阿骨開啟過戰,卻還不曾與這位四殿下阿保機打過,只怕這也是一個很難纏的對手。

小紂王也就略一想想,沒再多過問其他,因為當務之急他要安排好四十幾萬戶隨他到雁回關來的涼夏百姓。

這沒什麼辦法,此時已隆冬將過,雖說關外苦寒,但也不乏膏腴之地,只因狼戎擾攘,百姓逃散,才致田地荒蕪。

小紂王乾脆就依託雁回關,在關外有何止千里平原,盡是肥沃土地,小紂王就命百姓結廬安居,劃給土地田畝,發給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尋龍魔妃

單雙的單

蝴蝶引

書蟲小生

忘川不經年

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