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修建皇陵,盜墓:下九流,三四德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察勒該這時已經毫無歌唱的心情,他緊盯著半截李,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悠悠地說:“如果你能學會孛兒只斤氏族的語言,我就會當你半個孛兒只斤人,可以跟你分享一件秘密。”
當時,半截李並未覺察出這其中有何不當之處,反而是滿心歡喜,以為察勒該是要告訴他一個極大的秘密。
直到後來他的腿被人打斷,被拋棄自生自滅,半截李才徹底明白,原來自從他展現出自己能夠理解孛兒只斤語言開始,察勒該就已經對他起了殺意!
因為在察勒該心中,對於孛兒只斤部落的財富並不看重,因為他已經非常富有。他真正關心的是那個傳說中的永生之地,那是隻有鐵木真大汗才能享有的至寶!
他認為這個寶物只屬於孛兒只斤氏族,而半截李的行為引發了察勒該的危機意識。
講到這裡,張臨稍作停頓。
張月山、霍老太這些久經江湖的老手,立刻注意到了之前講述中的邏輯矛盾之處。
張臨提到察勒該因半截李在短時間內學會了孛兒只斤氏族語言而對他萌生殺機,這讓察勒該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
成吉思汗遺留的東西,財寶並非重點,關鍵在於那個永生之地!察勒該認為唯有現存的孛兒只斤後裔才有資格擁有它。
但是這裡有個不合邏輯的地方——
實際上,孛兒只斤的語言雖然在當時是蒙古貴族通用的語言,但它絕非證明貴族身份最重要的憑證。
真正的蒙古貴族必定會有其他物件來證實他們的高貴出身。因此,察勒該的反應以及突然產生的殺心,顯得頗為荒謬!
張月山譏諷地一笑,說:“看來事情越來越有趣了,鬧了半天,原來是個假貨!”
尹南鳳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謂李逵李鬼是什麼意思,難道察勒該的身份有問題?
“老頭子,你這是什麼意思?怎麼看出察勒該的身份不對勁?”
張月山瞥了一眼尹南鳳,接著說:“你還天天自稱聰明呢,這麼簡單的邏輯都看不出?”
“如果察勒該真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他就不會在意半截李掌握了孛兒只斤一支的語言。”
聽到張月山的提示,尹南鳳總算明白了過來,驚訝地問:“這麼說,這個察勒該其實是個假冒的?他壓根就不知道成吉思汗墓在哪裡?”
張月山搖搖頭回應:“他是假冒的沒錯,但他應該還是知道一些關於成吉思汗墓的訊息。”
“我有個推測,不知是否正確,具體還得等張先生來確認。”
“那就是這個名叫察勒該的人,他是蒙古的後代,但卻不屬於孛兒只斤一支。”
“甚至我都懷疑,他都不能算是蒙古貴族,更有可能是……”
張月山的話還沒說完,尹南鳳便搶著回答:“最後可能是當年修建陵墓工匠的後代……或者參與此事的蒙古士兵的後代!”
張月山看著她,眼中流露出讚賞,覺得尹南鳳這次反應倒挺快。
“沒錯,一般來說,修建皇陵的工匠結局都很悲慘,要麼直接被處決,要麼就是陪葬。”
“因此工匠們都會有一些自救的方法,有的會偷偷挖掘地道逃走,有的則在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後,會設法將皇陵的秘密記下來,傳給後人。”
聽張月山這麼一說,尹南鳳好奇地問道:“那麼察勒該到底屬於哪種情況呢?”
張月山回答:“這個問題我不敢確定,因為蒙古士兵和工匠跟我們中原人有很大的不同。”
“從歷史的零散記載來看,蒙古人對成吉思汗的崇拜程度極高。”
“他們已經將鐵木真捧上了神壇,士兵和百姓對鐵木真的忠誠和服從達到了罕見的程度。”
“並且這種個人崇拜和服從,在歷朝歷代都是少見的。”
“即便是始皇帝,在這方面恐怕也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與其說老秦人崇拜的是始皇帝,不如說他們更看重秦朝的軍功制度。”
“正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原則,塑造出了那些悍不畏死的老秦人。”
“然而,成吉思汗這隻草原雄鷹,在蒙古人心中就如同真正的天神一般!”
聽到這兒,尹南鳳挑了挑眉,似乎對此有所保留。
她質疑道:“那照你這樣說,豈不是那些修建皇陵計程車兵和工匠,即使明知必死,也會心甘情願?”
“畢竟他們是為一位偉大的人物修建皇陵。”
“但我總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