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太子,你怎麼看?
飛奔的橘有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5章 太子,你怎麼看?,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飛奔的橘有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臺鑒的官員連忙持笏出列,企圖打消天子這一不靠譜的想法。
然而,還不等他說些什麼,卻“咻”地一下被人截過了話頭。
“官家英明,臣附議!”
沒來得及說出口的話就這麼被堵了回去,那中年御史臉色一下子漲成了豬肝色,正準備出言斥責開口之人不講規矩,搶人話頭。
然而當看到前排的茄紫色身影時,所有的怒氣都在一瞬間收斂了回去。
腳步一動,又悄無聲息地退回到原先的佇列中,一切仿若從未發生過。
原來是呂相啊,
惹不起,惹不起!
不料他這自以為隱晦的舉動全被身側某同僚收入眼底,此人眼中閃過一抹鄙夷。
輕哼一聲,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咱們做御史的講究的就是一個直言敢諫、不畏權貴,毛兄居然這麼輕而易舉就退縮了,當真是毫無風骨,丟盡了我等御史言官的臉面!”
說罷,腦袋往反方向一偏,以示自己不與無氣節之人同流合汙的態度。
中年御史氣堵,忍住想要翻白眼的衝動。
是是是,你清高,你了不起!那你怎麼不自己上?( ??д?? )
上就上!
看懂了他眼中的含義,那同僚將頭一昂,作大義凜然狀正準備出列。
下一刻,就見前方的紫袍大佬們有一個算一個,呼啦啦一下子站出了一大片。
“臣等附議!”
一看說複議的都是哪些人,
好傢伙:范仲淹、歐陽修、晏殊、狄青、周美......
有一個算一個,有文有武,但清一色都是既簡在帝心,又實權在握的人物。
就連六部尚書也無一人提出反對意見。
廢話,他們剛得了人家那麼大的好處,一轉眼就拆臺,這和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有什麼區別?
他們可幹不出這麼不講究的事兒!
不得不說,天子提出恩賞的時機掐得剛剛好。
這些人加起來再算上天子,幾乎已經能代表朝上八成官員的意見了。
至於剩下那兩成人,誰還管他們想什麼?╮(╯_╰)╭
秦國公主什麼時候這麼得人心了?!
這是此刻朝中大多數人的想法。
見此情形,那清高御史也慫了,笏板舉在半空繼續伸也不是、收也不是,別提多尷尬了。
尤其當聽到從身旁傳來的嗤笑聲,那清高御史更是差點自閉。
罷了罷了,形勢比人強,給公主封爵也算是官家的家務事,自己不摻和也罷。
兩個重要人物封賞完畢,接下來就輪到伴讀小團體了。
根據報上來的功績,也都各有各的恩賞,就連柳澤也沒落下。
“張茂則,即刻前去傳旨吧!”
此時太子和柳澤都在朝堂上,這個傳旨物件是誰不言而喻。
張茂則手捧早已準備好的聖旨,應聲而出。
論功行賞完,下面就該商議有關倭國的處置問題了。
一直以來,幾乎所有大宋子民對於倭國的印象無外乎是:國小民寡、土地貧瘠、資源匱乏。
然而太子一行人此次帶回的資訊卻讓一些有識之士首次意識到,他們過往的認知似乎出現了偏差。
倭國國小民寡民寡是真,土地貧瘠與否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要說資源匱乏那還真不一定見得。
沒見太子殿下不過只去了短短几個月,便發現了一座大型銀礦嗎?
大宋有一點是區別於後世其他王朝的,由於濃厚的商業氛圍所致,大宋的官員並不恥於言利。
經過一天時間的發酵以及刻意引導,現在朝上站著的誰不知道倭國存在著多大的利益。
朝廷各部以後是喝稀的還是吃乾的就看它了,因此倭國是肯定要駐軍的,不然誰也不放心。
但問題是,這個駐軍該怎麼個駐法?
畢竟倭國和大宋還隔著一片海呢,不管是訊息傳遞還是往來都不是很方便。
若是派去的駐軍起了什麼歪心思,等朝廷收到訊息,不知道要到多久之後了,搞不好黃花菜都涼了。
還有,以倭國如今的情況,大宋到底是直接收為郡縣還是將之納為附屬國。
這也是眾人今日要討論的重點,或者說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若是前者,那就比較麻煩,且耗時極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