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星辰一號衛星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6章 星辰一號衛星,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六十六章
在沉睡之前,吳正義就聯絡了那邊,定製了運載火箭和一整套的氣象、導航和偵察通訊衛星系統。
這些東西早就生產出來了,只等吳正義取貨。
只是沒想到他一睡就是五年的時間,只來得及運回了三顆運載火箭、部分地面系統和一些配套的控制接收系統。
吳正義其實對朝廷的研究院不是太放心,交給他們的任務是逆推成品的火箭製造,在瓊崖科研所,還有一批人在負責衛星網路的地面設施和發射流程。
他一醒過來,身體恢復就將剩下的火箭、衛星和裝置運到了南洋的發射基地。
經過五年的前期準備,發射場已經可以使用,瓊崖科研所也基本完成了可用的地面裝置網路的建立,也熟悉了整套的發射流程。
一切發射條件都滿足了,吳正義不想浪費時間,便想開始發射計劃。
就算是發射失敗也不要緊,就當是積累經驗了。
這些經驗能用資源換回來,那就沒什麼好心疼的。
發射過程異乎尋常的順利。
一群新手在試射三顆實驗火箭之後就直接開始了第一次正式發射。
出乎預料的,正式的發射順利到吳正義都不敢相信。
發射一次成功!
而且進入近地軌道的那顆通訊衛星成功實現了變軌,在預定軌道上執行了兩圈之後,吳正義才滿臉不可思議的通知了皇帝和吳閔。
通訊衛星的訊號接通南洋發射基地和長安天文臺的通訊之後,吳正義終於確定,這次瞎子摸象一樣的衛星發射它真的成功了。
其實他也不想想,那邊給他定製的火箭衛星和配套的系統都是很成熟的傻瓜式操作方式,只要地勤到位,時間視窗對得上,發射成功率絕對是高高的!
可以說,這顆通訊衛星就是那邊在大唐這邊送上去了一顆衛星而已。
當衛星開始向地面傳送廣播訊號,收音機裡響起李世民的秦王破陣樂時,整個大唐都沸騰了。
把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很符合古典神話中對星辰大海的浪漫理解。
人們第一次感覺頭頂的那一片星空離自己是如此之近!
這時候,有人翻出了一百多年前,吳正義在藍田教學城的立派講話。
那個時候,吳正義說瓊崖學派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絕大多數人以為他是在吹牛。
一百多年之後的今天再看,人家哪裡是在吹牛。
人家是真的在為奔向星辰大海而努力。
火箭發射與衛星通訊成為了這一年夏天最火熱的話題。
大批的天文愛好者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仰望星空,想要找到這顆名為“星辰一號”的衛星。
只是他們都失望了。
因為這顆衛星雖然是一顆低軌道衛星,個頭也很大,但是它卻是在距離底邊四千六百公里的高度上,以業餘愛好者手裡裝備根本無法看到它的身影。
事實上,只有瓊崖科研所的少數探測裝置能探測到它的存在,連長安天文臺都不知道它的真實運作狀態。
衛星繞地球一週需要將近四個小時。
吳正義忍受不了時斷時續的衛星通訊。
他命令發射基地連續發射了九顆衛星上去,在近地軌道組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通訊網路。
理論上來說,透過這套衛星通訊系統,在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能實現衛星通訊。
也許是第一次正式發射就成功了,給了吳正義和發射人員極大的信心,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太多失敗的可能,第四次發射時就開啟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方案。
結果就是原本由二十一顆衛星組成的通訊網路只剩下如今的丐版弟中弟來湊活事兒。
吳正義聯絡那邊,想要再訂一套通訊衛星,卻是被告知這種水平的衛星早就停產了,再想要同等水平的配套衛星,就只能等兩年了。
畢竟生產這種低端產品容易拉低相關行業的水準,那邊只能暗地裡偷摸的生產,免得被外國人說自己只會賣舊貨。
吳正義很是無語,只好為自己的自大買單,好說歹說,才讓那邊又賣了一批火箭和生產基礎衛星的原件材料。
不能只靠那邊的支援,還是要有自己生產衛星的能才好。
哪怕是隻能只能生產出最簡單氣象衛星也好。
造火箭,放衛星是個極度燒錢的事業,不能只讓瓊崖侯府出錢,朝廷要想享受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