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必要投入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2章 必要投入,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六十二章
雙方陷入僵持,並不是簡單後繼無力。
以大唐的國力,繼續發動進攻並不算是難事,但是朝廷卻不打算這麼做。
大唐要的不是征服,而是佔領,將每一寸打下來的土地變成自己的。
事實上,從吳正義參與到大唐的對外擴戰之後,大唐對待外敵的態度就變了。
大唐沒有想過統治全世界,但是會把所有打下來的土地變成自己的固有領土。
所以,消化佔領區要比繼續擴張更加的重要。
上百萬的兵力進入佔領區就是去做這件事。
對於如何消化新領土,大唐擁有著豐富的經驗和一整套處理辦法。
很多年都無事可做的大唐歸化司再次出手。
六十多個歸化司官員帶著上千基層公務員進入佔領區,暫時接管了當地的平亂兵力。
這些官員帶著兵和朝廷的安置檔案一個個的城市和部落跑。
朝廷的安置檔案要求,所有佔領區的大食裔人口必須向歸化司登記資訊。
所有人必須放棄本土的信仰,學習大唐的語言和文化。
配合的人可以留下,獲得大唐的臨時戶籍,遷移到大唐的其他領土生活。
不配合的,大唐將把他們驅逐到大食人在北方的控制區。
如果不識相,有敢於反抗的。
那不好意思,唐軍會用手裡的武器告訴你該怎麼選擇。
各地的築路工地可是很喜歡這些不聽話的刺頭。
因為這些人如果是被唐軍送過去的,他們的身份就是戰俘,而不是平民,他們的結局會是什麼樣,朝廷可不管。
如果是要獲得正式的大唐戶籍也簡單。
要麼是女子嫁給唐人男子,戶籍和身份證會和結婚證一起發放。
要麼是年齡不超過十二歲,到學校學習五年時間,小學畢業就能得到正式戶籍。
要麼加入唐軍,到前線或是苦寒地區服役五年,退役時也會自動獲得大唐的戶籍。
如果以上三條路都不符合條件,那就只能靠時間積累,等到歸化司認為你已經有了融入大唐社會的能力,才會給你正式的戶籍。
在大唐,戶籍很重要,臨時戶籍人口的各種福利和唐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沒有正式戶籍,你就沒有辦法享受唐人的相等稅率、醫療和教育等公共服務,還會被限制活動範圍,更是無法從事農牧業以外的產業工作,想做個小買賣都不行。
這套歸化安置方案如果放到後世,一定會被噴的體無完膚。
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獨一份的寬容了。
至少大唐不會沒有理由的殺戮和掠奪佔領區的原住民。
不過這樣的安置條款也不是所有大食裔人口都能接受。
從小就被神棍洗腦的人對放棄信仰這件事極其的牴觸,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
他們受到教條的影響最大。
他們絕大多數人是文盲,從小接受外界資訊都是透過經過了教義附魔的,他們無法理解沒有神的世界該如何存在。
年紀越大的人越是頑固,越是難以溝通。
對於這部分人,歸化司一點都不客氣。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運河工程要開始了,挖沙子去吧!
人總是欺軟怕硬的,當十幾萬不配合的人被送去挖沙子之後,兇惡的歸化司成功讓當地人做出了正式的選擇。
佔領區的秩序不到半年便恢復過來。
給大軍送補給的火車和船隊,返程時載滿了大食移民。
這些人會被安排到大唐各地的社群接受治安所的管理,為農牧業提供大量的勞動力。
朝廷計劃在當地留下的大食裔人口不超過百萬。
都是乾旱沙漠地區,可承受不了太多的人口。
紅海運河動工前,唐軍發起了一次在東線的攻勢,將戰線推進到了半島西部的地中海一線,只給大食北方勢力留下了一條通往歐陸的通道。
之後便有大量的工程隊和戰俘進入勘探好的位置,開始挖掘運河的河道。
這條運河將成為大唐未來聯通兩大洋的重要通道。
很早的時候,朝廷就想打通這條通道,但是因為技術和戰略的原因,不得不一直拖了幾十年。
在沙漠裡修運河的技術要求還不是什麼難點,大力出奇跡,總有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