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6章 防線破,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九十六章

說是渡河,實際上河面上厚厚的堅冰完全可以承受人馬和拖拉機直接過去,那些施工機械的任務僅僅是清理出一些方便人員馬匹和車輛下河的通道而已。

不到半個小時,十幾條通道就完成了,上千輛拖曳火炮的拖拉機和數千匹馬拉著爬犁就佈滿了冰面。

炮兵不再轟擊城牆,而是將炮火向城牆內的據點延伸。

有空中的飛艇引導,炮兵的打擊效率極高,三個缺口附近的據點被炮火清掃一空。

高句麗守軍損失慘重,不到一個小時,便有至少超過兩千五百人當場死亡,受傷的人數超過三千,活著的人也無法靠近城牆防禦,遠遠的逃開唐軍的炮擊範圍。

唐軍選擇的進攻地點是敵軍的重點防守區域,守軍的人數比較多,物資儲備也很多,打掉這裡的敵人和物資,就相當於打掉了附近百里內的所有敵軍的持續作戰能力。

高句麗雖然拼了老命把這條防線修建了起來,但是其國力也消耗的厲害,常備軍事力量本就沒有多少,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兵力來防守長達千里的防線,加上是冬季,防禦做的更是不堪,只有幾處重要位置的守軍比較多,大部分的位置都是隻有小隊人馬在警戒。

只要開啟缺口,唐軍就可以迅速清理其中的守衛力量。

說起這一道防線,大唐上下都是相當的無語。

大唐有長城,高句麗就跟著學習建長城。

但是高句麗人完全無法理解大唐的長城究竟有什麼作用,也沒有考慮到長城的修建環境。

說白了,大唐的長城就是一個依據險要地形構築起來的預警和防禦體系。

長城的預警作用還排在防禦之前,只有幾處重要的關隘有重兵把守,作用也只是擋住來自北方的大隊敵人和騎兵,給後方調集兵力爭取時間。

長城防線對於中原王朝很重要,但是也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一個防禦和預警體系上,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兵力擊退來犯的敵人。

高句麗不一樣,他們是真的覺得可以用一條堅固的防線擋住大唐的兵鋒。

可是他們選擇的建築位置大部分是處在平原上,主要的天然依仗就是這裡的河流和一條到處都是口子的小山脈。

加之高句麗又沒有大唐那樣巨大的戰略縱深,就這樣的一條處處漏風的防線能做什麼?

根本就是一個等著挨敲的貨!

關鍵是高句麗並沒有能力用兵力填滿整條防線,不要說唐軍已經火器化,有了轟塌這條防線的能力,就算還是用冷兵器作戰,也能輕易打爆它!

況且渤海上又沒有城牆,唐軍的海軍很容易就能從海陸繞到防線之後。

可以說這條高建武費盡心力和財力修建起來的防線只有一種可憐的心理安慰作用,其他的效果基本為零。

這也是大唐多年來敢放心大膽的賣給高句麗數不清的建築材料的根本原因。

在朝廷和瓊崖侯府眼中,高建武就只是一頭病急亂投醫的肥羊而已。

說時遲那時快,衝到河對岸的挖掘機和剷車在步兵的保護下迅速將高低不平的河岸剷出幾條通路,搭載著機槍的幾十臺拖拉機就衝向了三個缺口。

這些拖拉機都是秦朗提供的原裝貨,動力強勁,換裝了大直徑的輪轂和防爆胎,透過性極強,直接就開上了城牆倒塌後行成的斜坡,對著裡面殘餘的守軍就開始傾瀉火力。

伴隨的瓊崖第一師步兵跟在後邊,按照小隊編制一撥撥的衝進了缺口內。

城牆後的敵人連續遭受炮擊和空中的火力打擊,已經所剩無幾。

第一師官兵迅速將營地中的殘敵清剿一空。

後面的大軍過河,劉仁軌帶領部下向西清理防線上的敵人,蘇定方帶兵向東清理敵軍,後面入場的二線部隊在帶路黨的指引下前去附近的村鎮。

第一師集結後原地搭建臨時營地,等待自己的裝備過河。

附近十餘里的敵人被清空,城門被開啟,工程機械將缺口處的障礙物清理掉,大批的裝備在天黑前進入防線。

差不多的時間裡,吳三省、劉寶、劉仁師、李崇義、房遺愛等人在防線的其他位置也開始了攻擊。

他們選擇的攻擊位置守軍不多,不需要太多的重型裝備,所以他們沒有直接攻擊城牆,而是選擇攻破城門的方式突破防線。

空中有飛艇壓制城門後的敵軍,地面有大量射手和迫擊炮壓制城頭的守軍,唐軍很快便在防線上開啟了數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