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7章 回家的可能,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四十七章

雙海道是不毛之地嗎?

從表面上看是這樣的。

但是在看不見的沙漠之下,卻是隱藏著足以推動人類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能源。

石油與天然氣豐富到讓後世這裡的國家一邊享受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的土豪日子,也讓他們陷入到了資源魔咒當中。

毫無疑問,吳正義與李承乾佔下這裡不僅僅是為了打通大唐到歐陸的商道,還看中了這裡的能源。

吳正義有想過現在就開發這裡的油氣資源。

但是吧,以大唐現在生產力與能源消耗的關係,開發這裡的資源完全沒有必要。

原因很簡單。

大唐已經佔據了世界上最豐厚的礦產資源,這片沙漠裡的石油和天然氣一時半會兒的真的用不到呀!

僅僅是一個婆羅洲油田和絲路道油田的產油量就可以滿足目前的需要。

而且雙海道那惡劣的自然環境比起新港道的環境,實在不算一個好地界。

如果開發新的油氣田,新港道才是大唐的首選。

但是仔細想想豐裕的實際情況,沒有拿的出手的硬核產業做支撐,想要徹底消化似乎難度太高了一些。

王鐸說的很有道理。

大食雖然一直在打仗,歐陸的那些領主在大唐的輸血下也還能湊活活著,但也僅限於此了。

只要大唐不想在短期內重開大食的副本,大食搞定歐陸也用不了太長時間。

一旦大食平定了那些領主,勢必會將重心轉移到自然條件更好的歐陸去,屆時豐裕城就變成了與大食對峙的前線,貿易自然會極速衰減,豐裕城的物流中轉中心的地位將不復存在,轉而成為一個四戰之地。

那時,別說是徹底掌控雙海道千餘里的疆土,能保證這裡不變成戰場就謝天謝地了。

吳正義腦中思緒飛轉,認為要解決雙海道的困局只有三個辦法。

一是強行用政令的方式阻止人口流失,維持人口規模。

二是繼續給西面的那些領主輸血,讓他們與大食人耗下去,保住豐裕城的商業中心地位,減少人口流失的速度。

三是在這裡開發一個油田,讓這裡對大唐的價值無限拔高,產業硬核起來,相關的產業人口、專業教育、基建等也就發展起來了,不用朝廷費心,就會有大量的人湧入到雙海道淘金。

首先第一條就要排除。

大唐目前擁有世界第一二人口規模,但是內部的開發嚴重不足,不可能放著內陸不管,把太多人力投入到商貿之中。

第二個辦法也不行。

在大食待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吳正義基本摸清楚了大食的情況。

別的不說,大唐外流的技術和高產作物非但沒有讓大食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被削弱,反而是讓其內部的局勢變得穩定起來,除非是大唐親自下場,否則不管給那些領主輸送多少都無法逆轉他們的命運。

況且大唐不是慈善家,即便是現在就幹掉大食,大唐又能得到什麼?

土地?

別鬧,一億多人控制現在的疆域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就是橫推六大洲,也不過是在宣示武力而已。

空耗國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再說了,真的要是把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全都消滅,大唐承受的起那樣的後果嗎?

吳正義是個百歲老人,不是十八歲的中二少年。

思來想去,吳正義還是覺得開發一下這裡的油田比較靠譜。

至少增加雙海道在大唐的權重,朝廷能重視起這裡,也能為未來重啟大食副本做好前哨基地的建設不是?

不過吳正義並沒有立刻做下決定,而是先反回了瓊州,將大唐的發展現狀做了整理,交給另一邊的專業人士幫忙分析。

他一直等了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有拿到那邊的回覆。

那邊的聯絡人告訴他,雙方可能要啟動一次超大規模的時空交易了,需要做一下總體評估。

吳正義其實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那邊之前之所以對他所在的時空沒有太大的興趣,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雙邊的技術水平差距過大,互補性很小,小批次的貿易不疼不癢,還有洩密的風險,投入太大精力實在是犯不上。

第二個原因是吳正義說到底是個生活在風險極高時代的人,說不定哪一天就狗帶了,他一死,時空通道消失,所有相關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