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章 科舉,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要求。

畢竟大唐的讀書人就那麼些,不管行卷制度有多少問題,也不管它公平不公平,只要能讓更多的人來參加考試就達到了朝廷遴選人才的目的。

而且閱卷規則的改變已經足夠保證考試的公平性,沒有必要再因為行卷來刺激士族了。

新的考試形式和閱卷規則一推出,民間的反應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表現。

底層的讀書人自然是大唱讚歌,尤其是對糊名和謄抄的判卷方式相當的滿意。

一個簡單的道理,考官看不到考生的名字籍貫,也認不出考生的字型,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走後門的發生,對那些沒有背景的考生來說,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高興的?

再有就是專業課的設定,很大程度上拉平了出身不同考生之間的知識儲備差距,不管是出身書香門第還是一般家庭的考生都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雖然還是無法徹底彌補普通考生與士族子弟之間的差距,但是專業考試的分數權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普通考生的不足。

所以新的科舉受到底層讀書人的支援便不奇怪了。

不過對士族來說,新的考試形式和規則對他們的針對性就太強了。

到處都有人在攻擊此次科舉的弊端。

什麼拉低未來朝廷官員的素質,什麼把挑選官員的科舉變成了挑選吏員的考試等等理由都被提了出來。

客觀來講,他們說的也沒錯。

如此拉低科舉的門檻,勢必會導致新錄用的官員質量出現參差不齊的問題。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科舉根本就不是用來遴選官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