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上則九天攬月,下則造福萬民,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入流的安排固然讓人不爽,不過相較於原來的上升渠道被士族壟斷的局面已經好了很多,寒門子弟的反應並不是太過強烈。

問題在於那些士族子弟不接受這樣的安排。

本該高高在上的官員一下子成為了小吏,巨大的落差讓他們難以接受。

上千士族子弟中,只有部分小士族出身的人接受了安排,其他人則是堅決不受。

李世民沒有慣著他們,能錄用上千士族子弟已經是他對士族的一種妥協,士族子弟的舉動在他看來就有些不識好歹了。

他直接取消了排名最後的兩百人的成績,從寒門子弟中補錄了兩百人。

然後......士族子弟全都屈服了,一個個立馬啟程上任。

畢竟吏員還是有些權利,總比他們待業在家對家族更有好處。

被廢除成績計程車族子弟倒了黴,不但連吏員都沒得做,還上了吏部和禮部的黑名單,未來十年都不能參加科舉,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反觀那些補錄的寒門子弟,意外之喜來的太突然,抓不住就是王八蛋,一個個積極的很。

更多的寒門子弟被錄用,讓這個群體之中那些對朝廷安排頗有微詞的人也服氣了,安安穩穩的走馬上任去了。

三千多名吏員充斥到地方,大唐北方地區官吏人手緊張的問題一下子得到緩解,在關中、河東和河南府三地,朝廷的政令可以直達任何一個人口超過一千的村鎮,河南道和河北道可以將政令直接傳達到縣級,藉助郵驛司的渠道,政令也可以傳播到鄉村去。

對地方的控制加強,士族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朝廷在北方的工作效率成倍增長。

時間很快來到年底。

吳正義培養的飛艇駕駛員終於是完成訓練。

兩艘大飛艇的養護和地勤配套完成,關中飛往瓊崖的航線也完成了規劃和試飛。

吳正義到了離開長安的時候。

他向舅舅和表哥提出辭行的時候,舅舅是滿眼的不捨,拉著他絮絮叨叨了一整天的時間。

李世民則是恨不得他趕緊滾蛋。

他這次離開,未來五年之內都不太可能再次長居關中,所以在飛艇準備好之前,他儘可能的從秦朗手裡拿到了大量的物資和機械,還從瓊崖調過來了一批技術人員,用來維持藍田工業區的運轉。

離開之前,他還有幾件重要的事情做。

首先是繼續囤貨,主要是各種動力裝置和機床,哪怕他現在手裡並沒有足夠的技工,但是也要先準備好裝置,他是寧可裝置等人,也不會讓人等裝置。

其次,他要回一趟成紀去祭祖。

吳良已經帶著袁天罡給老吳立好了衣冠冢,之前他不回去是擔心自己的安全,如今有了飛艇,李世民又把士族打的不敢冒頭,他是時候回去看看了。

最後,他要開山門,在關中建立起瓊崖學派的總部,順便再給自己找幾個撐門面的弟子。

囤貨的事情最容易,秦朗那邊已經可以批次生產他需要的機械和動力源,手裡就有不少成套的裝置,運過來就暫時足夠關中這邊使用了。

與胡雄兩人忙活了三天時間,將上百臺機械的散件運過來,他便帶著小青和吳良馬不停蹄的飛往成紀。

成紀作為李淵的老家,又是關隴集團的核心所在,整個建設在隴右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吳正義一直不明白這樣的一座城市為什麼要遷址,直到他看到距離成紀不遠的兩條河之後,他有些明悟了。

隴右之地大部分地區都比較乾旱,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唯有黃河及其大支流附近可以支撐的起大型城市的生存,兩條河流一旦乾涸,城市遷移也就不奇怪了。

吳家屬於是關隴軍事集團的附庸家族,享受隴西李氏庇護的同時,也要給人家賣命。

因為李淵的照顧,吳家對李氏是相當的忠心。

忠心的後果便是吳家上下十六個嫡庶男丁都填到了隋末爭霸這臺大絞肉機裡,唯有吳永老哥倆帶著家眷去了瓊崖,因此躲過一劫。

等到吳永離世,吳家的男丁就只剩下了吳訓、吳良和吳正義,後來吳正義把老家僅剩的女眷都接到了瓊崖,至此,成紀再也沒有了吳家人的身影。

吳家為李氏皇族獻出了十六條命,即使在李淵最危急的時候也不曾背叛,這也是李淵如此信任吳家的一個重要原因。

吳良回到老宅之後,把老宅重新進行了修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