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爆產能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爆產能,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二十六章
雖然在內燃機上的進展不大,不過吳正義已經很知足了。
工業並不是單獨某種技術突破之後就能爆發的,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
在瓊崖的所有工業專案中,吳正義最看重的是機加工和化工產業。
可以自行生產動力裝置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意味著瓊崖的技工有能力生產更加精密的產品了。
化工方面,三酸兩鹼的工業化生產在電力系統建設完成之後,立刻有了很大的起色,產量在兩個月之間翻了十幾倍。
吳正義首先把精密加工的產能投入到了武器的生產上,
之前設計的武器因為加工精度和技工數量不足的問題,質量只能說是保證不炸膛,至於說效能,也就是個別熟練工加工的零件可以發揮出武器的大半設計指標,按照吳正義的標準,幾乎都是殘次品。
可就是這些殘次品的產量也小的可憐,兩種步槍的產量每月只有不到一百支而已,彈藥的良品率更是堪憂,只是一個彈殼的生產就是個大問題,而且產量連日產訓練都滿足不了,海軍和陸軍對新武器的意見很大,許多士兵寧願接著用後裝滑膛槍——至少黑火藥後裝滑膛槍很可靠,彈藥還管夠!
吳正義因為武器換裝的問題沒少敲自己的腦袋。
他在新武器的生產列裝上深刻的理解了那句名言:
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究其原因,無煙火藥武器和黑火藥武器完全就是兩種東西!
他以為瓊崖擁有生產黑火藥後裝線膛槍的能力,生產無煙火藥武器會很容易。
事實證明,代差這東西不是說說玩的,那是真的考驗整個工業體系的存在。
瓊崖本身的工業底子就是一堆小作坊,根本不具備批次生產精密武器的能力,即便是有了秦朗提供的先進裝置,仍然改變不了工業能力差的事實。
好在有了電力系統,人員的質量也上來了,可以發揮出那些先進裝置的部分生產能力,武器生產總算是可以順利進行下去了。
彈藥的產量和良品率不僅是機加工水平差的問題,在發射藥上也有很大的問題。
因為無煙火藥的生產對化工的要求很高,之前吳正義的軍工廠使用的發射藥都是科研所的小作坊配置的,質量極其的不穩定,有時候同一批的發射藥都會出現燃燒速率不一致的情況。
還有就是底火的問題。
新槍採用了新的發射機構,激發力是原來那些黑火藥槍械的一倍有餘,而新的彈藥使用的還是原來的底火配方,結果在激發過程中,太大的激發力會導致很多彈藥的底火激發率直線下降,原本用在其他武器上的可靠激發藥,用在新的彈藥裡就會變得十分不可靠!
不是吳正義不想用新的底火配方,而是瓊崖的工廠實在是做不出來,實驗室裡倒是能配置出來合格的底火藥,但是那點產量對於軍隊大量的需求來說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三酸兩鹼的工業化生產很快就讓軍工廠有了生產穩定底火的能力,彈藥的質量自然就提高了很多,可以滿足作戰需要了。
重武器的生產反倒是受機加工水平和化工能力最小的專案。
因為幾種火炮都是傻大黑粗的典型產品,只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加個膛線,設計個楔形炮栓什麼的,只要裝置到位,對軍工廠來說沒有什麼難度。
後裝火炮的定裝炮彈因為彈殼夠大,子彈的加工和底火問題在炮彈上影響很小。
迫擊炮的生產更簡單,炮身是秦朗那邊提供的無縫鋼管,簡單的熱加工和焊接之後炮身就生產好了。
炮彈最難的引信也不是問題,大力出奇跡,空爆和近炸引信搞不定,有一兩臺高精度機床運轉起來,堆出碰撞引信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經過一個來月的統籌調整,軍工廠順利運轉,步槍產量達到每月一千五百支,子彈產量達到了每天兩萬發,再克隆幾條相同的子彈生產線,瓊崖的新式武器就不必在為彈藥發愁了。
軍工的進步帶動著其他產業的發展。
化工方面,製藥廠已經可以透過本土生產的原料生產十幾種常用藥物。
中成藥的生產從小作坊轉向半自動流水線生產,產量不但可以滿足瓊崖和南洋的需要,還開始了給內陸地區大量供貨。
上千家郵驛點旁的赤腳醫生服務站成為大唐百姓就醫的首選。
另外,化工能力的進步,讓瓊崖有了大批次生產染料的能力,新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