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爆產能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爆產能,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染料不但成為了瓊崖新的拳頭產品,還推動了磺胺類藥物的生產。
紡織業跟著大發展,貞觀五年四月份開始,瓊崖生產的棉布和彩色毛線正式進入大唐市場,百姓們在廉價但是穿著不舒服的麻布和舒適但昂貴的絲綢之外,多了一種經濟實用的選擇。
而藍田的製衣廠製作的棉衣和毛衣,一直是大唐北方冬季最火熱的產品。
這幾年,大唐的棉花種植面積超過了五十萬畝,這種優質的紡織防寒材料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再有就是瓊崖的造船業和車輛生產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一艘排水量兩千三百噸的鐵肋木殼機帆船順利下水,儘管距離吳正義期盼的鋼鐵船隻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這樣的船隻出現,意味著瓊崖離大炮鉅艦的時代又近了一步。
在車輛製造方面,因為長安到洛陽、長安到關中各城、長安到隴右、長安到太原、太原到幽州的水泥路逐步開通,大唐北方的物流與客執行業興起,對四輪馬車的需求猛增,藍田的造車廠無法滿足需求,大量的訂單就轉到了瓊崖,瓊崖每月都要向北方提供不同規格的幾百個四輪馬車底盤。
美中不足的是,馬車使用的輪胎還是木包鐵的材料,嚴重限制了車輪的使用壽命。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瓊崖的橡膠樹想要割膠還要至少十年時間,從美洲運膠成本又太高,從秦朗那邊得到的橡膠和輪胎還不夠瓊崖自己消耗,合成橡膠更是遙遙無期,吳正義只能一邊繼續派船隊去美洲收集橡膠樹種子,一邊在南洋建立橡膠園,以期早日實現橡膠自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