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閨女一撒嬌,老父親就裝不下去了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閨女一撒嬌,老父親就裝不下去了,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六十四章
房杜的葬禮之後,朝中漸漸平穩下來。
天元八年。
春天預示著萬物復甦,也預示著時間的交替。
朝堂上的人事安排做出了重大調整。
尚書左僕射韋挺申請退休,馬周接任尚書左僕射。
工部尚書閻立本辭去尚書職,拜太子少師。
魏王李泰接任工部尚書。
侍從室主任狄仁傑任刑部尚書。
侍從室副主任張柬之出任禮部尚書。
侍從室張大素接任大理寺卿。
侍從室婁師德接任司農寺卿。
王玄策接任鴻臚寺卿。
長孫衝子承父業,擔任吏部尚書,成為百官之首。
李崇義入兵部,任兵部侍郎。
李德蹇擔任侍從室主任。
李佑接任市舶司總管。
柴哲威離開軍隊,出任郵驛司總管。
尉遲寶林調任市舶司護衛隊總指揮。
朝廷增設工商司與督學司,分別負責大唐的工商業管理和教育管理。
黃偉出任工商司總管。
駱賓王出任督學司總管。
後有三省長官提議,再設新聞傳播司,吳閔擔任新聞傳播司總管,管理大唐所有的報紙刊物及廣播內容審查。
漢王李元昌拜太常卿。
朝廷各部的人事調整非常大,所有部閣的負責人平均年齡只有堪堪四十歲,可謂相當年輕。
武德和貞觀兩朝的臣子都老了,接連的老臣離世給朝廷的正常運轉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拖了八年時間才讓前朝的絕大部分老臣退休,已經很夠意思了。
當了幾年皇帝,李承乾成熟起來,開始未雨綢繆。
在調整朝堂人事安排的同時,設立了朝廷各部官員的退休年齡。
普通僱員的退休年齡上限為六十歲。
從九品下至正六品上官員的退休年齡上限為五十五歲。
正五品至正四品上官員的退休年齡不得晚於六十二歲。
正三品下至中書令這樣的高階官員退休年齡除非有皇帝特殊任命,年齡上限不得超過六十五歲。
智庫成員、虛職、恩蔭散官、榮譽職位及宮中內官無年齡限制。
官員年齡限制直接將大唐官員隊伍裡的大部分老官員送去養老,更多年富力強的官員得到了寶貴的晉升機會。
在外界看來,李承乾的決定有些不近人情,涉嫌過河拆橋。
人家那些老官員兢兢業業為朝廷服務幾十年,只是因為年齡的原因便被強制退休,有些說不過去了。
不過在朝堂和官員體系中,他的決定卻相當的受歡迎。
大唐有著規模龐大的基層僱員隊伍,但是真正入品的官員數量卻相當有限。
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把年紀的老官員佔著位置不挪窩,有能力的年輕官員就沒有上升的機會。
皇帝設下官員年齡限制,便意味著在相當程度上增加了各個官階之間的人員流通速度,年富力強的官員就有機會更進一步,施展自己的抱負。
大唐上下,真正對皇帝的舉措有所不滿的,大概就是那些士族官員體系遺留下來的官員了。
他們先是失去了幾乎是世襲的入仕權利,現在又被皇帝在年齡上做文章,連所謂的“德高望重”的影響力都給切掉了。
士族最後的餘暉不在,怨氣不是一般的大。
他們想要發牢騷都沒機會。
因為吳閔一上任就暫停了除貞觀報、千秋報等官發報紙以外所有報紙刊物的發行權,經過稽核評估之後,這些報紙刊物才可以重新發行。
吳正義本想在長安陪著舅舅走過最後的時光。
不過瓊崖傳來的訊息讓他不得不離開長安。
耄耋之年的吳訓沒有經住時間的摧殘,一生行醫,活人無數的老醫者倒下了。
他的身體沒有什麼病症,是單純的身體機能衰弱。
吳正義為了讓伯父安心一些,讓吳憂和王意提前兩個月舉行了婚禮。
老人家強打著精神接受了侄孫女和侄孫女婿的敬茶,還給了兩位新人一個大大的紅包。
婚禮結束後的第四天,吳訓在與孫思邈的對弈中悄然而去。
吳正義與吳良悲痛不已,吳煥在靈前哭了整整三天。
瓊州滿城縞素。
朝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