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頁,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寶,張小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景安昨夜將給世家下發名帖的事交與魏長史的時候已是快到了平日歇息的時辰,而現下天才蒙亮,雖是事情不難做,但耗時間,謝景安以為最快也要到午時才能整理好,沒想到魏長史這麼雷厲風行,不過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整理齊全,想也知道是熬夜了。謝景安有心勸他幾句,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接過名冊開啟仔細看了兩遍,沉吟了片刻後道:“你隨本王之藩封地也有兩月了,本王北上時你一直留在莫州,可將附近幾個州的情形大致摸清楚?”魏長史能做謝景安王府的長史,自然不是個蠢人,腦子稍一轉就明白了謝景安的意思,遲疑道:“這……微臣倒是瞭解一二,只是微臣擔心,那世家又豈是好說話的,從前有災禍時朝中不是無人勸說他們捐糧,只是糧沒籌出幾鬥,彈劾的摺子卻是堆滿了御史的書案,殿下這些年未與世家打過交道,不曾見過世家那副嘴臉,說的比唱的好聽,還不是利益為先,昨日殿下說起用東西與他們換糧,微臣擔憂了一夜,殿下,雖說雪災迫在眉睫,但也不可被他們鑽了空子,封地裡的一應物什全歸於殿下,殿下萬不可為了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因小失大啊。”這些話大概在魏長史心裡憋的久了,謝景安不過才說了一句,魏長史就一股腦的全說了出來。謝景安愣了愣才明白過來,頓時有些哭笑不得,本來打算一切準備妥當再與他說,如今見他這般擔憂,只好現在就解釋道:“魏長史所憂之事本王明白,本王也不是那等目光短淺之人,怎會拿封地的物什去換糧,本王說要用東西交換,是本王在檀州時無意中得來的一種新奇東西,這東西本王已讓人去琢磨,相信用不了兩日就能見分曉,若是當真如本王所想,光憑這種東西,就能暫解糧食危機。”聽不是用封地的東西去換糧,魏長史這才放心,只是有些將信將疑道:“果真?只是什麼新奇東西能這般值錢,換那麼多糧食。”這個謝景安還要驗證,自然不能早早說,只含糊幾句糊弄了過去。魏長史有心追問,但見謝景安不肯說,試探了幾次只好作罷。 刨根問底魏長史不追問,謝景安也鬆一口氣,復又問起附近幾州的情形。魏長史思量了片刻,道:“莫州以及附近縣鎮大約就是名冊上這般,至於附近幾州,遠的像溈州德州微臣現下還不清楚,但易州定州瀛州這幾州微臣還是知曉一二的。”魏長史道:“易州是方姚二家,這方家是兵部侍郎方衡方大人家裡的偏支,雖不是近支,但也未出五服,再者這買賣做的好,底下的鋪子在殿下封地十三州內足有四五十家,在大周朝其他地方的就更多了,名下還有兩支商隊,全都是數百人的大商隊,也有幾艘商船,所以天南地北的資訊很靈通,因此與方大人這支關係走的很近,再者方家祖上又是出過相的百年大族,在易州很有名望,哪怕是易州知州見了也要禮讓三分。”謝景安聽的認真,見魏長史說的有些口乾舌燥,忙親手倒了杯茶端過去。魏長史一臉受寵若驚的接過來喝了,又道:“這易州除了方家,接下來就是姚家,姚家倒不像方家世代都是讀書人,祖上還出過大官,這姚家原只是個家財萬貫的巨賈,也不知祖墳上是冒了什麼青煙,竟生了對玉女金童,這一對兒女不止長的異常貌美,還十分聰慧,男孩拜了名師楊斐進學,後受吏部尚書看重,現下還未而立已是五品吏部郎中,女子自幼請了女先生習琴棋書畫,才女名氣一度傳進了長安,後不知怎麼入了泰王的眼抬進府中做了孺人,這姚家也因此水漲船高,雖比不上方家,但在易州也不能等閒視之。”說完易州,魏長史又簡略的將定州瀛州兩州的情形也說了一遍,與易州差不多,雖不是什麼簪纓問鼎的豪門,但在謝景安的封地上,也頗有些分量。謝景安安靜的聽完,卻未與魏長史說什麼,而是在心裡思量起來,易州在莫州東西方向,定州在西邊,瀛州在南,從距離上來說,離莫州都差不多遠,雖然這時代路不好走,如今又下了幾場雪,但四天的時間,也差不多夠他們整理好行裝趕到莫州了。只是一來要四天,這樣再加上下人去送貼的時間,就有點緊張。只是若人少了那他特意準備的東西就不能炒的火熱賣個好價錢,再者趙三去滄州還要十日,謝景安思前想後,下決定對魏長史道:“罷了,既然要宴請,那便索性熱熱鬧鬧大宴一回,沒的宴請了莫州,卻將附近幾個州的撇在外,冀州深州離的遠也就罷了,易州定州瀛州這三個州不好不下名帖,這樣,魏長史,本王將宴請日期推後五日,定在下月初五,魏長史將方才說起的其他三州有頭有臉的世家都添進名冊裡,一併請了吧。”魏長史隨口應下來,卻越聽越糊塗,只知曉謝景安欲用些東西勾著世家捐糧捐錢,只是他想來想去,想不到謝景安現下能有什麼東西讓見多了世面的世家這般看重,不問清楚,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