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頁,福氣滿皇朝+番外,淺淡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縱使齊老現在身居江南,但是有爹爹的支援,不可能沒有銀兩,至少齊老的生活是綽綽有餘的,乃至書院,爹爹也是持支援態度,每年撥的銀子應該不少才對。若是其他人,李小福或許會懷疑這人將朝廷撥的銀兩吞了,但是這是齊老。即使作為敵對的人都不得不為其人品敬服的齊老,怎麼可能會做那種事?所以李小福就十分好奇,書院怎麼會這個樣子?是不是需要什麼幫助,他能幫上忙嗎?而聽到這個問題,齊老最先的反應除了無奈,就是赧然了。“是我的問題。”齊老破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最開始書院還是很好的,朝廷的銀兩撥的也足夠,不然,我也不可能在秋山擁有這麼大的地方,更建了這麼多的房舍了。”最基礎的設施都有了,以齊老的名頭必然會有許多學生慕名前來,那麼交的束脩就已經足夠書院維持生活了,再加上朝廷的資助,李小福對書院變成如今模樣就更不得其解了。“若是普普通通收學生自然能維持的很好,只是……我總是忍不住收一些貧苦人家的學生。”要知道,齊老之所以與世家勢同水火就是因為這些貧苦人家讀不起書的貧寒學子,此時見到這麼多明明聰穎,卻因為現實無法讀書的孩童,怎麼能忍得下心?這可都是大晉的未來呀!更何況,他現在還有自己的書院,朝廷扶持的,可以自己做主隨意收學生!齊老就更忍不住了,最開始還只有幾個,但是隨著發現那些天資聰穎讀不起書的孩童那麼多之後,齊老就開始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收回來了,所以越收越多,越收越多,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整個學院裡面大約三分之二都是讀不起書的窮苦人家,每年的朝廷撥來的銀兩不止要維持書院的運轉,給先生們發薪俸,還要時不時接濟一下學生,就這麼多的銀子,怎麼能兼顧的過來?以至於院長齊老越來越窮,而秋山學院也就越來越破了。李小福無奈,雖然知道先生此舉並不可取,但是面對這一片赤誠之心,李小福還是不忍說先生的不是。可是……“貧苦孩童學習的事情,本來就該是由朝廷來做的呀,您一個人怎麼做的過來?”齊老這話可不愛聽,“不能因為做不過來,就不去做啊,要知道一個人能讀得起書,有可能就會改變以後的命運,甚至因此影響更多的人,想想你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這是好事,不能明知不可為就不為之呀!”李小福苦笑,“我知道。”“更何況,這可不是朝廷的事,朝廷是可以給貧民找出路,但是縱使找了出路,想要讓孩子讀得起書也要更加久遠的時間,而且天下那麼多貧民,朝廷又怎麼一一管的過來?”李小福怔了下,“先生,我說的不是貧民,而是貧苦孩童學習,這個應該由朝廷來管。”齊老這次聽清了,忍不住詫異,“朝廷怎麼管這個?”李小福眨眨眼,朝廷怎麼管?“當然是建學校呀!”只要全國上下多建一些,總能讓更多的孩童上得起學,總比齊先生的能量大一些了。然而齊老卻一臉懵逼,看著李小福納悶的問道,“學校?學校是什麼?” 學校是什麼?是有組織、有計劃的由老師教導學生的地方。李小福上輩子出生的時候, 雖然社會的許多機能已經倒塌大半, 學校這種地方更是沒有, 但是在李小福長大一些、基地裡面的孩子更多一些的時候, 學校就應運而生。而隨著時間越來越長, 學校就越來越多,最開始還是類似於技校那種教授技能的, 後來就是基礎而系統的學習知識的, 再後來, 學校開始分為小學、中學、大學……再加上曾經的資料和影視作品, 李小福對於學校這個東西還是十分了解的。所以如果在大晉,也能實現這樣的學校的話,那麼爹爹曾經苦惱的人才不夠將再不必愁。至於齊先生所苦惱的大多數平民家庭沒辦法供應孩子的學習費用的問題, 也將由國家承擔大半, 至於還承擔不起的,也只能暫時擱置了。畢竟現在大晉已經在很努力的提高大多數百姓的生活了,可是如果想要實現全民學習的話,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呢!李小福將自己對於學校的構想和齊老說了一遍, “我們可以每個地方都建立一所學校, 學校裡面的老師可以當地招募, 如果招募不到, 則朝廷委派, 而作為老師,也可以有朝廷的品級,由大晉出俸祿, 這樣不怕招攬不到。”至於學校的建設,水泥不僅可以用於製作道路,還可以用來建設房屋啊,再加上磚的燒製,想要建造堅固的房子應該不難。時隔幾年,再加上週邊敵軍,除了南海的倭人還有威脅外,其他的盡皆俯首,那麼開放水泥的民用,也是時候了。李小福的設想十分美好,是齊老想都沒想到的,畢竟在此之前,鄉野裡面有一個私塾,一個老師就已經是極為厲害的了,更多的十里八鄉都沒有多少讀書人,更別提能達到教書育人的水準了。而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