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頁,系統給我假劇本[快穿],李思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此時二樓雅間中,有中年男子道:“老爺,真的不管嗎?”體態富貴的錦袍商人道:“城中流言罷了,真要插手反倒坐實此事,你無須理會,況且的確是我有愧方家。上次菀之告訴我,方家對她已冷了態度,她雖不說,我知她心中多少有些難過……算了,隨他們議論吧。”若是秋晚看見這一幕,必能明白,這間茶樓便是周家產業。那錦袍商人又道:“家裡那些不懂規矩的下人,是該好好訓誡一番了。”“是。”隨著這則故事在縣城中傳播,秋晚同韓鴻雪正式上路,他們從縣中碼頭乘船到了鄰州府城,開始了這段備受險阻的旅程。鄰州主河道是晉江的一條支流,兩人沿著支流下行,只要有文獻記載,哪怕再偏僻,再艱險之地,他們也會小心求證。兩人每日晨光微熹便出發,直到日暮西斜方能休息,一天要走上百里。他們住過草棚山洞、宿過荒林野外,時時忍飢挨餓,還須防備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意外,若非秋晚有修煉精神力,只怕早已跟不上韓鴻雪的步伐。他們嘗試了多種丈量方式,韓鴻雪還在秋晚的提示下領悟了西學量法,最終決定採用計裡畫方的技術,選擇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繪製出最接近真實的輿圖。他將晉江描繪成最粗的線條,其餘分幹、支流與上下游則由不同長短粗細的線條示意,又藉助類似於登高形狀的閉合曲線來表示山脈,並標註了沿途城郭鄉村。他們一路上見識了諸多地形地貌,領略了鮮為人知的風光,那些迥異的氣候天象,風土人情、語言宗教,甚至是故事傳說都無不讓兩人大漲見識,當然,他們也遭遇了許多危險。一次,他們路遇劫匪,對方人數眾多,儘管韓鴻雪武力高強,但終究寡不敵眾,情急之下,兩人一同跳入河中,泅水而逃。還有一次,他們山中遇惡虎,韓鴻雪用測影長杆與老虎相搏,最終老虎被打暈,他人也傷得不輕,若非山下便有人跡,只怕後果極為嚴重。也是在那次之後,秋晚開始研習醫術,畢竟意外來時毫無預警,不可抱有僥倖心理以求一個好結果。她每每路過城鎮便會求購醫書,也從鄉村山寨中搜尋來不少偏方,再結合以往幾世先進的醫學常識,久而久之,漸漸擁有了不錯的醫術,尤其理論一部分,被韓鴻雪戲言為當世神醫。他們的行路經驗越來越豐富,已很少陷於危境。當然,他們也力所能及地行善,兩人曾路過一處遭遇河流改道,以至生靈塗炭,荒墳千里的村落,救下了一個差點被扔入河中祭河神的女童。當時秋晚不忿村長蠻橫冷酷,又憐憫女童父母哀哀欲絕,便利用某些化學手段,仗著村民愚昧無知冒充河神侍女,假傳河神意志,稱其不愛幼女,偏愛村子裡地位最高者,嚇得那村長立刻要卸下差事,哪裡有之前威逼女童父母時,一口一個道義、責任的冠冕堂皇?他們看過義診,治過瘟疫,救過災民,助過寒士。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韓鴻雪將他所見所聞均記載於隨身手札上,一路走來,他繪製輿圖的功利心漸漸減弱,當他見多了百姓疾苦,江山衰頹,也生出一種沉重的責任感。畢竟,這是他生活的土地。如此六年匆匆,他們走到了晉江中游,來到了一座叫靈武縣的縣城,城中燈火煌煌,滿街道栽種著桃樹,夜風一吹,芳菲落了滿地,宛如日暮映紅。這般美景,秋晚卻無心欣賞,她只覺得十分詭異,城中,所有人都戴著面具。作者有話要說:過渡章 不是恐怖故事。古人測量方法來自知乎,我一直覺得古代條件繪製地圖的人真了不起,有些地圖和現在衛星圖也差不多,前提是城中街道變化不大。 說好的種田呢?57有老者見她與韓鴻雪茫然站在街口,好心道:“兩位是外地人吧?”原來, 今日正是鬼節, 傳說這天鬼門大開, 地獄中關押的鬼都會回到人間,按照靈武縣習俗,這一夜城中百姓都須戴上鬼怪面具,等到了吉時,便要對親人進行祭拜招魂,燃放河燈。“兩位趕緊戴上面具吧, 若被那些鬼怪發現你們是人, 小心將你們捉走。”老人神情凝重,顯然深信不疑。“每年今日,城中都會有人失蹤呢……”秋晚只道是傳說怪談,並未放在心上, 他們謝過老者,擦著人流走到了一處賣面具的小攤上, 小攤是一架搭起來的木車,上面擺了不少面具——披頭散髮的縊死鬼、綠面紅眼的水鬼、形如嬰孩的夜啼鬼……甚至有黑白無常、牛頭馬面, 總之,都是地獄“常駐居民”。秋晚眼睛都挑花了,見韓鴻雪隨意拿了個無頭鬼面具, 她忙制止道:“別,這個難看。”韓鴻雪從善如流地放下,“那你挑個好看的。”秋晚仔細觀察一圈, 發現了個外形美豔的面具,上面所繪是名女子,其雙眉修長,鳳眼嫵媚,微勾的嘴角帶著誘惑的弧度。攤主很有眼色,見她在面具上多停留了幾息,便道:“這是畫皮鬼,最是好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沈少的黑道夫人

慕容青兒

星河江淮,映澈予卿

留白的雨

斗羅大陸之聖劍龍神

千靈祭酒

(RM同人)無限綜藝+番外

輕雲淡

瘋批女配覺醒後更瘋了

吃顆核桃補補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