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苒卻恍若未聞,只是緊盯著元帝微垂的眼眸:「辰昱,不論天涯何處,阿苒都會陪在你身邊,定然不會讓你再孤獨一人。」元帝心頭震動,不期初苒會忽然這般真情表白。「苒兒,朕此生定不負你…」元帝脫口而出,全力相擁,似要將懷中盈盈一握之人揉進自己身體裡。初苒陡然氣悶,奮力扭動幾下才好容易掙開,跌坐枕上,大喘著嗔道:「這次真的弄痛我了。」元帝無聲地跪坐在初苒對面,眸光幽暗。初苒正納悶,忽覺身上微涼。低頭一看,只見自己狐裘大敞,裡頭空無一物。她方才匆匆起身,本就未著寸縷,現在唯一的裘衣掙開,底下可不一覽無餘。更羞人的是,晚間才與元帝一番歡愛,現在雪膚冰肌之上都還是愛痕點點,觸目驚心。初苒忙雙手合抱,下意識地蜷縮,哪知一雙玉足早已被元帝捉住。下一刻,美好的薄唇便攜了輕盈的吻愛憐地落在瑩潔小巧的足踝上,輾轉流連,循路而上。初苒想起元帝先前的激烈直覺想逃,偏生為時已晚,現在的初苒已全身酥軟,元帝細緻連綿的吻如同致命的誘惑,教她煎熬在羞怯與饜足之間,無力思考。元帝毫無阻滯的一路品嚐,初苒忽然顫抖著驚呼:「辰昱,那裡不要…」千里之外的建州。蕭鳶到底還是沒能趕在新年除夕回到雍都,懿王妃趙靜柔也出奇的平靜,只是帶了三個孩子與他閒話一番,便仍回福熙閣中,每日忙於王府的雜務。翠嵐姑姑打量王妃並無痛苦之色,亦不似自棄,奇怪之餘到底不放心:「娘娘,心裡若有什麼不痛快,不妨跟老奴說說。如今娘娘又添了小王爺,比從前還要辛苦百倍,可不能再把什麼事兒擱在心裡傷神啊!」趙靜柔一愣,回頭看看襁褓中熟睡的嬰孩,便示意翠嵐出去說話。無心天下輕啜一口熱茶,趙靜柔笑容恬淡,翠嵐更覺不安。趙靜柔笑道:「翠嵐你莫要擔心,本宮無事。」「娘娘當真無事?」翠嵐滿腹狐疑。趙靜柔頷首道:「王爺回府之前,本宮也不知道自己竟會如此。本宮想過委屈,想過哭鬧,可直到前日見了王爺回來消瘦憔悴的摸樣,本宮便什麼念頭也沒有了。」翠嵐小心地問道:「怎麼,王爺還在為那丫頭神傷麼?」趙靜柔輕輕搖頭。初苒的事蕭鳶並沒有刻意隱瞞——奔赴虞山,征戰齊姜,在青州搜尋數月,這有關初苒的一切,趙靜柔都是知道的。聽說初苒又有了訊息,趙靜柔也曾驚慌,但是眼見著蕭鳶眼中漸有神采,不似初苒剛剛失蹤時那般心如死灰,她心裡又生出幾分安慰。從前王爺如行屍走肉,眼中不存活人,心悸之症也常常復發。可現在他會笑、會希望、會擁攬著孩子們說話,這一切看在趙靜柔眼中都是那樣珍貴,人常常只有在失去之後,才更懂得該如何去珍惜。「姑姑,那不是神傷,是王爺又活過來了。」趙靜柔輕輕抬眼,眸光雖複雜卻堅定:「本宮在想,若是王爺真的將盼兒姑娘找回來,或許——本宮能容她。」「娘娘!您不可心軟啊,那丫頭不是等閒…」翠嵐急道。「翠嵐,或者當初你我都看低了她。你知道麼?王爺在昌勒城已經見過她了,聽人說,爺對她千恩萬寵,她卻在王爺的行轅住了不過兩日,就又逃走了。」趙靜柔目光渺渺。翠嵐呆怔,有些始料未及。「王爺不是一個色令智昏之人,論美貌論媚骨,盼兒遠不及程櫻若,王爺怎麼待程美人你也看見了。可王爺獨對盼兒姑娘這般念念不忘,怕是真的已愛之入髓。就算本宮不肯容,又能怎樣?」趙靜柔有些淡淡地無奈,嘆道:「府中幾十美姬,本宮也算閱人無數,平心而論,那丫頭眼眸清透,見之忘俗,或者真是個品性高華之人,不然何以能入王爺的眼。」翠嵐一時也無反駁之辭,卻總覺心中惴惴:「縱如娘娘所言,可這傳繼大事,娘娘不能不替兩位小世子打算啊。」趙靜柔微微一笑:「是啊,本宮也一直擔心這個。外頭總傳『趙閥尾大不掉,遭王爺忌憚』,可本宮卻聽表兄說這次齊姜之戰,王爺對趙氏軍團多有維護,並未借戰機消耗削弱表兄手中的兵力。」「而且王爺與皇上也已冰釋前嫌,如今皇上春秋鼎盛,乾綱獨掌,四海臣服。父親自受了先帝遺詔以來,想了這麼多日子,從前那些執念,也應該放下了吧。」翠嵐聽得胡里胡塗,不明白王妃何以將事情扯到這上頭,更無法將這三件事聯絡在一起。大約兩個月前。舜純兵敗,趙靜柔的父親監御史趙光謙,便收到元帝送來的密函,裡頭除了一卷先帝遺詔,其他再無隻字片語。趙光謙看過遺詔才知道先帝從前種種安排之用意,遺詔中先帝對他諄諄告誡,直教趙光謙看得汗顏羞慚,心中駭然。元帝雖無示下,但顯然已洞悉了趙閥想依憑懿王世子權傾天下的不臣之念。而今,天下大定。百烏遠遁、南越龜縮、齊姜覆滅、暗族肅清。元帝勵精圖治,大晟朝已顯四海歸心之象。所謂渾水好摸魚,可如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