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齊姜都護大司馬耿默果然已控制了世子荻穆,令其連日昏迷,不能理政。又以齊姜百姓為「生人」煉製了「人傀」,悄悄朝山陰、膠西源源不斷地輸送。只兩三日間,他便成功除去大晟兩位藩王。此番出擊瓊州,恭王又全線潰散,耿默正在自喜,就遭遇了樂熠的頑強抵抗。耿默只覺勝券在握,求勝心切,便果真如樂熠所期望的那樣,同時出動了山陰、膠西的力量對他進行兩面夾擊。樂熠方面倍感壓力,但王左干與蕭鳶卻都騰出手來。舉步維艱王左幹抵禦百烏同時分兵組建一支精騎,隨侍待命以呼應建州。蕭鳶更是鐵了心,兩度增兵趙鉞,令其誓將山陰之「傀人」蠶食剿滅。如今各方勢力都只當蕭鳶已然割據建州以南,自立為王,耿默也理所當然的認為蕭鳶是在與他爭奪山陰之地。是以,他仍將力量的重心放在追擊樂熠,奪取瓊州上。因為只有在瓊州站穩了腳跟,才能真正將手深入中原腹地。元帝當機立斷大膽放出風聲,洩露自己在瓊州的行蹤,以防耿默警醒脫鉤,同時也是在向攻打晟京的東郡王蕭茂之釋放訊號。耿默證實了元帝在樂熠軍中之後,果然中計,對樂熠一路窮追不捨。一直以來的勝利和所向披靡大大刺激了耿默的野心,所有的利好訊息更是讓他萌生了取舜純而代之的想法。他深信只要他能誅滅元帝,則他在暗族中的聲望必然可以壓下舜純和王吉符一頭,成為新的暗族首領。四百里且戰且退,樂熠所部死傷過半,若不是他常年帶兵,又對剿滅傀人頗有心得,只怕現在早已全軍覆滅。東郡王蕭茂之則得知了瓊州戰況,愈發不計得失對舜純發起強硬猛攻,將舜純牢牢拖住,令其無力分身去斷元帝后路。樂熠無後顧之憂,領殘兵五萬越戰越勇,耿默所部則長途跋涉,兵力分散,更有部分從齊姜驅趕而來的「傀人」開始逐漸腐潰,新煉製的「傀人」雖可以作為補充,但終究不成規模,再加上被樂熠剿滅的部分,「傀人」數量急降,耿默的推進速度漸漸放緩。雖然如此,初苒還是感受到了樂熠的強弩之末,須知除了「傀人軍團」,耿默手中還有齊姜幾十萬雄兵,這可都是活生生的人,調配得宜,機動靈活。只須待樂熠被拖到無力,便可蜂擁而上將其撕碎。元帝為鼓舞士氣,隨軍作戰,與士兵同餐生食。初苒日日在馬背上顛簸,也瘦了一大圈,若不是有穆風,只怕她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緊急撤退中掉隊。荻泓則將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研讀殘篇上,可惜初苒問過數次,荻泓都一臉木然不見進展。所幸建州傳來訊息,山陰之地以盡數為趙氏軍團控制,蕭鳶也正調整集結精銳兵力伺機與王左幹一道給耿默致命一擊。可北線的聶焱仍是沉寂無聲,一味守戰不出。元帝漸漸焦急,初苒卻微笑勸慰,聶家三代簪纓,聶焱出身高貴,斷然不會在這種時候做了孬種。況且,聶焱在軍事上乃天縱奇才,被稱為戰神,可不是徒有虛名。他不聲不響,必然有他的考慮,起碼現在威遠關、朔城一線巋然不動,穩如鐵鑄,令東郡王可放心與舜純對峙。從來都是旁觀者清,在這一點上,荻泓也持同樣的看法。又東退二百里,元帝一行距離晟京愈發近了。樂熠滿臉胡茬,眉宇之間盡是疲憊,初苒已經疲弱到不能單獨騎馬,只能日日與穆風同乘,她腸胃極度不適,若不是穆風常常度以真氣,初苒便要病倒了。到晚間歇息時,元帝每每摟了初苒在懷,覺出她日漸消瘦,都愧疚不已。初苒卻眼見得元帝日夜操勞,還事事親力親為,對她悉心照顧,心中頓覺滿足。所謂患難真情,自她與元帝相識以來,多少次一同面對危機,又多少次化險為夷,兩人都是數度生死徘徊,而後浴火重生之人。這份相知相惜,非經歷如此滄桑鉅變,斷不能體會。這日,元帝及樂熠率部已退至瓊州與晟京交界處的青峰鎮,這裡對初苒來說可謂是故地重遊,對於元帝來說卻已是退無可退,樂熠所部如今已只剩兩三萬人馬,且多傷者。耿默仍是保守謹慎,步步為營,戰機並不成熟,但是蕭鳶與王左幹皆明白,樂熠已難再支援了。當下議定,兩軍齊動,以洮城為界將耿默三十餘萬眾截成兩段。王左幹所部兵力有限,又是兩頭應敵,是以與蕭鳶匯合後只是固守洮城,阻截耿默援軍。而蕭鳶則親率二十餘萬人馬,預備向東支援樂熠,合圍殲滅東段敵軍。熟料,耿默軍人出身,精通兵法、老謀深算,官至齊姜國都護大司馬的又豈是浪得虛名。王左幹所部及蕭鳶剛剛匯合之際,耿默便洞悉了蕭鳶的真正目的。當即,耿默親率大軍增兵洮城,又命東段十餘萬人馬掉頭回防。王左幹派出駐守洮城的那支精兵,只一日就被耿默大軍碾碎,蕭鳶頓時被困兩軍夾擊之中,倍覺吃力。而王左幹北川戰事一直吃緊,再無力分兵援助。只有樂熠略得了空隙喘息休整,元帝半點也不輕鬆不起來,只覺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