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女御見雪瓷瑩潔無瑕,不似凡品。只道是元帝賞賜下的,一個個羨妒不已。有說花兒插的好的,也有說瓶兒配的好的,初苒抬起眼眸,一一搭話,面上笑意盈盈,意味深長。看到這番光景,有些家世的美人們皆嗤之以鼻。心道這齊姜來的聖藥女,到底是沒見過世面的鄉僻女子,一對瓷瓶兒便稀罕成這樣。獨鄭宜華立在殿中一角,心下俱是喜悅。這雪瓷淨瓶乃鄭家家傳之物,這次冒險送了上去,為的就是討巧這位新晉的璃貴人,好讓自己能於眾女御中脫穎而出,給她留下個印象,以便日後親近。意外的是,這璃貴人竟如此慧眼,果然從眾多的禮物挑出了這對瓶兒,還供在太后畫像前。倘若哪一日,也能入了皇上的眼,問將起來,知道是她送的,那可真是…鄭宜華一時心中如琴絃亂撥,起伏跌宕。卯時到了。惠嬪不早不晚提前了半刻,來的最遲的是麗嬪和婉嬪。「梆、梆、梆。」幾聲木鈴輕叩。眾人斂息屏息,五人一排立於外殿。知春手執法器,領了麗嬪、惠嬪、婉嬪及初苒入內殿祭禱,其餘眾人則在外殿遙拜。知秋則立於宮門口,高聲唱禮。數十名身著素服的宮女太監,捧了銅盆禮器魚貫而入。知秋每唱一項,他們便將祀禮器物奉上,而後又悄然退下。殿內一時莊重肅穆,烏壓壓的幾十人餘人都一齊循著祀禮的程式,一步步淨手、進香、俯拜。殿內鴉雀無聲,眾人皆雙手合十,虔心為元帝及大晟祈福。約莫一個時辰,禮畢。三嬪與初苒又出了內殿,和外殿眾人聚在一處,在妙懿太后的畫像前行跪禮。這次,便是可以為自己祈求福祉了。眾人才剛剛起身,中常侍高福就搖搖晃晃踏進殿來。眼尖的人,早已看見他手中捧著的描金朱緞錦冊是聖旨。各人不由心中一凜,重新伏跪下去。高福也並不買關子,徑直走到太后畫像前站定,展開錦冊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鄭氏宜華,淑德端方,孝懿仁厚。獻家傳之寶,雪琊如意淨瓶一雙,以奉太后。有此賢婦,朕心甚慰,著即日晉升六品充媛,以為榜樣。望後宮諸妃效之!欽此。」不可置信的抬頭。眾人只覺得一片烏鴉鴉的雲,陰沉沉地罩在這殿上,風雨雷電俱裹在裡頭,偏生就是不能暢快淋漓。讓激盪不已的心緒此時都悶在腔子裡,無處爆發。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看向几案上的那一對淨瓶。六品啊!獻上一對瓶子就可以晉升六品充媛。眾人都猶如捱了當頭一棒。要說前幾日齊姜國來的聖藥女晉升為貴人,眾人尚可不屑、嫉恨、豔羨。畢竟是屬國送來女子,事關國體,冊封個位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這鄭女御,進宮已三年,除了有個少府的家世,其餘皆不拔尖兒。今日竟煌然躋身六品,與當年盛寵已故的玉容華一個品階,位份僅次於貴人之下!是璃貴人!所有人的心頭都是一亮,這念頭如電光石火一般破雲而出。方才璃貴人一直在擺弄那淨瓶,笑得意味深長。竟似早已知道了,她不曾透出半點風聲,原來就是為了等聖旨來後的這一下當頭棒喝!真是重重擊醒了眾人。那鄭宜華是借了璃貴人之力,這是毋庸置疑的。又或是璃貴人在抬舉她,抑或是璃貴人想籠絡一批自己人…短短的一瞬間,眾人心頭閃過無數個念頭。最震驚的還是鄭宜華。她送這淨瓶,只是因為上巳節那日在草棚外聽到璃貴人反覆提到孝心,而她不過是一心想討貴人的喜罷了。哪知這璃貴人不僅慧眼灼灼,還有這樣的大心胸,將彩頭盡數歸到自己頭上,一舉讓皇上賞下充媛的位份。看著眾人瞠目結舌,面色變幻。高福也不著急,只是緩緩捲起聖旨捧在手中,見火候差不多了,方才清聲言道:「充媛娘娘,接旨謝恩吧。」一句「娘娘」入耳,清醒過來的眾人心裡更如油鍋中澆下一勺沸水。再看鄭宜華的喜不自勝,眾人不約而同的想到那句——雞犬升天。「臣妾,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祭祀禮畢。知春、知秋出去躬身立在階下相送。如醍醐灌頂般的美人們來時還不情不願,現下卻都盤桓在大殿中,怎麼也不肯離去。不過,這裡到底是太后寢宮,不能造次。伶俐些的美人便提出,要去貴人的凝華殿見禮請安,引得一片附和。初苒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惠嬪早已病體不支,上了轎輦回宮。她本就臉色蒼白,眼下烏青,也看不出什麼喜憂。麗嬪卻眼見著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去往凝華殿。不由眼芒鋒厲,狠狠地甩袖出去,腳下疾步如風。婉嬪見大家笑語晏晏,心中也躍躍欲試,想跟過去湊熱鬧。可麗嬪一記眼刀飛來,驚得婉嬪忙垂了眼,一路小跑跟上,回了瑤華宮。孝廉殺母案瑤華宮。麗嬪如困獸一般在殿內焦躁的疾走,不時看向據在隱秘一角伏案疾書的貼身宮女卉雀。她知道她在寫什麼,今日大祭出了這麼大的事,她是一定會向長公主稟告的。不一會兒,殿內便又進來一個長相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