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頁,二十世紀大海戰,晴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勒弗朗西斯上尉誤認為這是在進行 一場海戰。
飛抵關島後,他向上級報告了他的所見。
們有關領導未加細究, 理由是, “如果那是一場海戰,海軍是會知道的。
”這是當時美軍的一個慣 例:美國陸軍航空隊不過問海上作戰。
7月31日和8月1日,雖然又有幾架飛機飛臨遇難者的上空,但均未發 現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倖存者們。
這些不幸的人們,由於飢、渴暴曬和傷痛正 蒙受著極大的苦難。
許多人神志昏迷,失去了掙扎能力。
8月2日(星期四)上午約10時,格溫中尉駕駛一架陸基飛機從佩勒劉 島起飛進行例行搜尋。
突然,他看見水面上浮有一層光亮平滑的油膜。
隨後, 倫將飛機降到約270米的高度,並細心察看。
他發現,油膜上浮動著一個個 人頭。
於是,他向佩勒劉島司令官和馬里亞納群島司令官分別發去緊急電報: “在北緯11°30′、東經133°30′的地方,發現水中有30個人。
”當他的 報務員發報時,格溫已看到水面上浮動有150個人頭。
他向海面上投下他所 攜帶的全部救生筏。
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沉沒之後84個多小時,緊急的救援工作開始了。
救援搜尋持續了5天之久。
可是,全艦隻剩下316名倖存者,真正死於魚雷 爆炸的還不到全艦人數的三分之一,500多人是在棄艦後由於得不到及時救 援死在水中的。
在戰爭中,一艘大型軍艦被敵方潛艇擊沉,這不乏其例;但像 “印第安 納波利斯”號這樣的悲劇在海戰史上倒是鮮見的。
為什麼這樣一艘大艦居然 單槍匹馬穿行在敵人潛艇出沒的地方呢?為什麼當它沒有預期到達目的地時 有關當局未加追究呢?為什麼當它沉沒後倖存者竟然在水上掙扎達三天半之 久而無人發現呢?這都是一些發人深思的問題。
事發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命令調查廳查實此事。
調 查廳確認麥克維伊海軍上校犯有讀職罪,並建議將他交付最高軍事法庭審 判。
1945年 12月初,最高軍事法庭在開庭審理此案時,還讓橋本乘飛機專 程去華盛頓出庭咋證。
誠然,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沉沒,身為艦長的麥 克維伊負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
但是,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中滋長著的勝利在握、輕敵麻痺情緒是釀成這一 悲劇的重要原因。
他們不派軍艦為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護航,艦上也毫無 水下探潛裝置。
當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幹7月28日駛離關島前往萊特時, 關島美軍當局曾將該艦預定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等情況分別發報告訴了美軍菲 律賓侮疆司令考夫曼海軍中將、塔克洛班港口負責人和位於菜特灣的麥考密 克海軍少將。
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並沒有引起有關方面的密切注意。
又如, “伊-58”號潛艇在攻擊“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之後2小時,曾分別向日本第 6艦,隊司令部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發了電報,聲稱它 “擊沉了一艘愛達 荷級戰列艦”,並報告了敵艦被擊沉的經緯度。
當時,珍珠港和華盛頓都截 獲和破譯了這份電報。
隨後,當時設在關島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和第7艦隊 也都知道了這份電報的內容。
但他們對此並不相信,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由此可見,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悲劇絕非偶然, 它充分暴露了當時美國海軍思想上存在驕做輕敵,制度上也存有不少弊端。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悲劇是歷史上一面很好的鏡子,富有極大的借 鑑作用。
我國有句古話: “行百里者半九十”。
它告誡人們,越是在勝利的
----------------------- pa 193-----------------------
時候,越要倍加謹慎,切忌驕傲鬆懈。
(何京柱)
----------------------- pa 19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