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頁,炮灰為王[快穿],甲子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賦, 眾臣皆是大驚, 要知道大揚朝每年的財政收入, 田賦可是佔了百分之七十。最主要的是免了田賦,他們背地裡能收到的耗羨豈不是會大大縮水。
當即便有人站出來反對:“萬歲, 此事萬萬不可, 朝廷每年光是官員薪俸、軍餉、河工三項每年支出便達五百萬兩銀子。”
大揚朝養兵百萬, 每年軍餉支出卻不到二百萬兩銀子, 主要是因為大揚朝實行的是軍屯制度,也就是把土地分給軍隊去種, 基本上駐紮在邊境計程車兵都能自己養活自己, 只有水師和一部分城守兵才需要戶部撥給軍餉
“倘若再遇上慶典或是天災, 一年少說也要用銀上千萬兩,而全國每年的稅收也才不過八百萬兩,如今已經是寅吃卯糧了。若是再免除田賦, 國庫恐將入不敷出,還請萬歲三思啊!”
“臣等請萬歲三思。”
“愛卿不說還好。”孟則知捻起神色:“你這一說, 倒叫朕想起一件事情來了。”
“蓋因蒙元暴戾無道,致使民間商業遭受掠奪性破壞,故而太祖皇帝立國之初,為恢復商業,曾曉喻戶部,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免稅。又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
要知道,廣德帝一再減免農稅,也才低至二十五取一。農民窮的吃不飽飯,倒是商戶和地方官員勾結,富得流油。
這一點孟則知深有體會,否則他每月二十多萬兩銀子的外快(火柴,香皂)是怎麼來的?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商業已經大致恢復了過來,是該重新對商戶收稅了。著,從今往後,改商稅為十取一。”
十取一?這一年得多交多少錢?
文武百官群情激奮:“萬萬不可,且不說祖訓不可違,貿然增收商稅,與民爭利,傳出去,叫天下人作何感想……”
“與民爭利?”孟則知語氣不善:“還是與官爭利?”
眾臣一噎。
“事實如何,你們心知肚明。”孟則知說道:“所以,朕不是在和你們商量,而是在告訴你們朕的決定。”
“萬歲……”
“不僅如此,從今往後,人丁稅按名下地畝之多少繳納。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官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
朝廷向百姓徵收的正賦有兩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一是田賦,一是人頭稅。前者依據財產狀況納稅,後者按人頭收稅,廣德年間定每丁徵人頭稅三十文,糧十斤。
同時,在冊或退休官員以及取得功名的書生是不用服兵役和徭役的,甚至於他們名下的商鋪和田地也不用繳納賦稅。
官紳一體納糧就是讓他們也交稅當差,當然他們不想服兵役和徭役也是可以的,用銀子折算就行了。
孟則知此舉無疑是極大的損害了官員和地主階級的利益。
“萬歲……”
孟則知直接打斷了他們的話:“朕也知道眾愛卿的苦衷,所以,朕決定,自今日起,凡文武官員,每年增發十倍於正俸之恩俸。除此之外,文官加八倍於正俸之辦差經費,武官加五倍於正俸之辦差經費。”
以正一品大員為例,每年正俸不過銀一百八十兩,祿米一百八十石。京城物價不低,這些錢養活一家老小都是問題。
聽到這兒,眾臣一愣。
棒子打了,甜棗也給了,接下來就該先禮後兵了。
“不過,朕的醜話說在前頭,打從今日起,什麼冰敬炭敬耗羨,就都別收了,要是被朕查出來,收受賄賂或貪汙一千兩以上者,革職,流千里。五千兩以上者,斬。一萬兩以上者,誅三族。還有偷稅漏稅者,在官貶官,在爵奪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