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小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3章 遷都北平,老朱狠狠的心動了,我岳父是朱元璋,悠小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婿以為最適合我大明遷都的地方,乃是北平。”

常二郎沒有直接回答老朱的問題,而是直接給出了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

這個答案,著實有些出乎老朱的意料之外,有些吃驚地看著跟前的常二郎,陷入了沉吟,半晌之後這才緩緩開口。

“我大明取元而代之,方有今日之昌盛,而北平乃是昔日元朝大都,遷都於此,倒也有幾分道理……”

至少有著一定的歷史和政治象徵意義,畢竟大明承認元朝的正統性,那麼建都於此,亦代表著對於正統性的繼承和延續。

“可是,就只有這個?”

“當然不止於此。”常二郎搖頭之後,手指在那兩人之間的小桌板上一劃。

“第二個理由,是從軍事防禦方面考慮,北平靠近北方邊境,是抵禦元蒙以及那些遊牧部落入侵的前線。透過遷都,可以更有效的指揮 加強北方的軍事防禦,確保我大明社稷之安。而這,也正好契合我大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精神。”

“……”老朱看著跟前侃侃而談的常二郎,不得不承認,常二郎這話聽起來,還真有幾分的道理。

“就只有這兩條嗎?”

“當然不止於此。”常二郎看到老朱少有的耐心安坐發問,心中膽氣更壯。

“第三個理由,是地理優勢,太行山山脈和燕山山脈,兩座連貫山脈平均海拔三百丈以上,如此高挺的山脈足以成為扞衛北平的天然屏障。這兩大山脈以半弧形角度巧妙的將北平一帶要地裹挾其中。”

“在北平的外圍,自西向東則分別分佈著紫荊關、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山海關五大關口。外敵若是想要犯我大明,不僅僅要面臨著翻山越嶺的巨大困難,還要面臨攻城奪關的艱難征伐之路。”

“而第四個理由,就是燕雲十六州,至唐末便淪陷於異族之手,到岳丈大人您力挽狂瀾,驅逐胡虜光復燕雲,已有四百餘年。

而遷都北平,有利於整合天下百姓心向朝廷,同時還能極大促進大明南北思想、文化一統與交流,最大程度縮小文化與科舉的差距……”

“而第五個理由就是,西安雖然歷史上有許多的朝代皆在那裡定都,可是,到了唐朝之時,僅僅憑著那關中的那一小片平原,以及日趨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然無法承載大量的人口的湧入。”

“這也是為何那唐初之後,歷代大朝天子都不得不奔波往來於洛陽就食。”

“至於那開封,就更加的不適合,那裡雖然水路便利,交通發達。可是自古以來,黃河氾濫的次數數不勝數。

若是定都於開封,面對著那已成懸空之河的黃河,怕是每年到了雨季,朝廷就得提心吊膽……”

不得不說,常二郎列舉出來的這幾條理由,讓老朱內心承認很有道理。

如今北平一帶,北元殘餘勢仍舊賊心不死,頻頻叩關。總想著要南侵燕雲之地,意圖再重複所謂的大元盛世。

而現如今大明帝國的精銳主力部隊,主要是集中於京畿地區,每每北方有警,就不得不興師動眾,勞師遠征,十分不便。

重要的是,現如今,北方民眾,歸附華夏不久,著實需要好好經營安撫,不令這北方離心離德。

若是能夠遷都於北方,那麼北方的無數黎民百姓,必然能夠極大地增強對於朝廷的認同程度。

重點是這小兔崽子將那西安以及開封等地的弊端毫不留情的點出,偏偏理由是那樣的充分。

思慮了良久之後,老朱無可奈何地發出了一聲長嘆,忍不住瞪了一眼常二郎,下意識地吐了句槽。

“常二郎啊,你小子!你小子當真是給咱出了天大的難題啊……”

常二郎心中暗暗呵呵,另外一個歷史時空,姐夫哥朱標因為常年的勞頓身心疲憊。

結果又為了遷都之事,來回奔波,最終病倒在洛陽過世。

不論是出於玄學理論,還是出於科學依據,常二郎都覺得最好能夠讓朱標避開那西安以及中原地區。

總之一句話,我常二郎,就是最堅定的鐵桿遷都北平派,除了北平,哪裡我都會反對。

反對沒啥鳥用?呵呵,現如今的常某人,可不再是當初那個說話被人當放屁的二世祖。

就像現在,一番有理有據之言一出,哪怕是老朱這位喜歡搞族譜消消樂的大明開國天子,也得認認真真地想一想常二郎這番話的份量。

聽到了老朱這話,常二郎繼續擺出一副謙虛的晚輩嘴臉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郎別怕,我有掛

神馬呀1

妖怪系統:快穿男神,寵翻天!

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