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求職贏家的秘訣,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系、協商。後答應付給東北農學院5000元〃培養費〃,其中3000元為王思明私人借款支付。這樣,震動社會的〃獸醫博士失業〃事件總算有了終局。
王思明終於上班了,但他的就業暴露了我國現行人才使用、人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問題,將繼續引起人們對人才成長環境的深思。(盧文輝)
文章發表後,先後被不少媒體轉載。王博士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雖然他已加入西南民院,但他仍收到大量的來信,其中不少來自沿海科研機構以及當時風頭正勁的正大集團等大企業、大公司的邀請函。在當時最火熱的深圳特區,相關的科技公司也出高薪請他擔任要職。一時間王博士又成了人才市場上的〃香餑餑〃。
從求職受挫到被人〃爭搶〃,一前一後一冷一熱的反差實在是太強烈了!這實在不能不讓人感慨和反思!同樣一個人,為什麼媒體報道後命運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虹橋▲書吧▲
第23節:機會只青睞有心人(1)
當時我國的人才制度尚未形成合理高效的市場化調節機制,人才的開發、使用、評估和保護、管轄還面臨許多未解的課題。地方主義、小團體利益、領導意志與人才的市場化流動還矛盾重重。一個博士生尚且如此,研究生、大學生就更不用說了。
小提示
王博士的經歷對我後來的職場之路影響巨大而深刻。我從中明白了人才的價值要在市場中體現,因此我渴望走一條市場化的道路。在我大學畢業時,雖然社會上已經提出了〃雙向選擇〃的口號,實際上我們還是國家計劃分配。但我很不願意被他人〃計劃〃,於是我獨自摸索著走向市場。
當今的大學生們都要自謀職業,看上去都好像已經〃市場化〃了,但事實上,不少人的思維和理念還停留在〃計劃時代〃,他們不願參與競爭,害怕市場的變化,在大學四年得過且過,把希望全放在親朋好友等社會關係上。這種心態也許可以理解,但它不可能幫大家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另外,靠關係而不是靠個人奮鬥,二者的競爭力和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一旦失掉了關係,前者在競爭中就會備感艱難,非常被動。所以打鐵還靠自身硬啊!
機會只青睞有心人
1990年12月,我透過《羊城晚報》得到一條招聘資訊:員工有數千人的大型合資企業……廣州廣達鞋業有限公司面向全國招聘儲備管理幹部。我對比自己的條件大都相符,於是便積極應聘。我寄去了精心準備的厚厚的一堆資料。因為當時我還有半年多才畢業,我擔心人家要即招即用,所以這次應聘我主要是想先建立一下聯絡,同時表達我想加盟廣達公司的誠意,信中我提出如獲聘要畢業後才能去報到的申請。
一個月之後,我突然接到廣達公司的面試通知。這時恰逢寒假到了,我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前往廣州。廣達公司對儲備人才沒有經驗上的要求,他們只想招聘一些有文化、綜合素質高、年輕、有幹勁的青年人加盟,然後用他們已成熟、成型且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略來培訓具有〃廣達特色〃的員工隊伍。對待新人,廣達有自己的一套。我最後憑藉自己的綜合素質如願以償。
虹←橋←書←吧←BOOK。←
第24節:機會只青睞有心人(2)
小提示
機會要靠自己去尋找和爭取。當時我人在成都的學校,但我心在廣東,在外企。我是一個有心人,不斷地聯絡,最終有所收成。
現在大學生〃就業難〃,一個重要的〃難點〃在於許多企業的〃經驗關〃使眾多大學畢業生被拒之門外。但也有不少企業並非只看經驗定人選。事實上,在今天我也發現仍有一些企業在招聘〃儲備人才〃。他們沒有把經驗當作唯一的指標。有的甚至不強調經驗,反而對應屆畢業生優先。所以大學生們要積極去尋找這樣的單位,靠自己的素質和特長去爭取。現在許多學生埋怨一些用人單位重經驗,這是市場的客觀存在,你不能改變,只能調整自己。但對於不強調經驗的求職競爭,你輸了,又有什麼可責怪的呢?所以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對只重經驗的企業,其實可以學學廣達這種大企業的經驗,重視培訓和試用期的綜合考察,不要在招聘面試時提太高的入門條件,這其實是自我設限。
靈活規劃好〃正宗〃的求職
所謂〃正宗〃求職,是我區別學生時代的求職來說的,它是指自己走入社會後,能找到真正謀生的單位的求職。事實上,當時我畢業時國家是包分配的。也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