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49漕糧海運,隆萬之變,平行空間來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還是不能光靠想,得想辦法實踐,那就是從長江口附近派出海船沿故道探索,確認航線的安全性,元朝都能辦成的事兒,沒理由大明朝搞不定。

不行的話,就給漕運衙門定下個標準,每年運送漕糧中留下一定數量的漕糧經海運北上進京,哪怕數量少些,幾萬石也行。

念及此,魏廣德走回書案前收好公文,鋪好紙準備寫一封奏疏。

魏廣德這篇奏疏是以明初海運起始,詳細寫明瞭明初承元制,實施河海並行、海運為主的漕運方式,至永樂十三年,罷黜海運、致力於內河,交通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明初的海運主要服務於軍事征伐的需要,為消滅殘元勢力提供物質保障,遠距離的漕糧運送多透過海路進行,其海運仍沿襲元代路線,所以漕船延期、漕糧漂沒、運軍溺死等海運艱難之狀與前代無異。

此外,明初海運還面臨倭寇的騷擾,這種情況下,朝廷先後兩次罷黜海運,致力於河運。

早在洪武六年,一些大臣針對海運遼餉失事的事件,建議在北方地區屯田,以減少漕糧調撥,朝廷於是自次年起大力推廣屯政,“天下衛所州縣軍民皆事墾闢”。

隨著屯田規模的日漸擴大,洪武二十七年朝廷命遼東、定遼等二十一衛軍士,自次年始全部實現屯田自給,“以紓海運之勞”。

到洪武三十年,遼東軍餉出現了贏餘,朝廷不再需要海運濟遼,這才停止向遼東海運漕糧,此即為第一次停罷海運。

海運罷停後不久,永樂元年三月,因北京軍儲不足,朝廷決定再開海運,命平江伯陳瑄、都督僉事宣信任總兵官,督理海運,負責向遼東和北京兩地運送糧餉。

對於重開海運,大臣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但在同年七月,就開啟了多條運輸航線的嘗試。

八月,陳瑄督運糧餉近五萬石,由海路至北京、遼東,此次成功鼓舞了朝廷海運漕糧的決心。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航路是由戶部尚書鬱新提出了利用衛河水陸轉運的辦法,河、海兼運的運輸方式,兩年後,海運漕糧“歲以為常”,最終確立。

不過當時的漕運線路主要有三條:一是江南漕糧海運北上,每年達萬石,於是在北端的直沽尹兒灣城建百萬倉外,又在南端的嘉定縣青浦“築土為山,立堠表識”。

二是河運由淮河、黃河至河南陽武,然後派發山西、河南丁夫,陸運裡至衛輝入衛河,最後到達通州;

三是開闢了從臨清倉向北京運送河南、山東粟米的運道。

不過後兩者均為民運,在運量與專業程度上遠不如官軍海運重要。

總之,自洪武初年到成祖肇建北京,雖然一度罷黜海運,但總體而言,運輸方式仍承元人之舊,仍實施“水陸兼挽,參用海運”的運輸方式。

海運仍面臨風濤之險,但內河還無力承擔大規模的漕運任務,河海並行、海運為主的運輸方式,是當時情況下的最好選擇。

永樂十年,尚書宋禮力陳海運之弊,提出調整河海並行的漕運方式,加強河運漕糧的比重,建議三年兩次海運,調撥鎮江、鳳陽、淮安、揚州及兗州糧食一百萬石,從河運至北京。

恰在此時,平江伯陳瑄治理江淮間河道成功。

河運暢通就進行大規模河運成功後,永樂十三年三月,“遂罷海運”、“海陸並罷”,僅保留遮洋總運送遼、薊糧餉,每年於河南、山東、小灘等水次倉兌糧三十萬石,部分輸往天津,大部由直沽入海輸往北京。

寫完這些,魏廣德無非就是要讓隆慶皇帝明白當初是怎麼回事,是運河初成河道暢通,所以朝廷在經過數年嘗試後才停罷海運致力於河運,而非一直都是河運為主。

時過境遷,現在運河的情況和當初已經大相徑庭,黃淮水患日益嚴重,經常堵塞交通致行船艱難,此種困境下朝廷不妨嘗試恢復海運故道,依舊選用當初的辦法,那就是每年拿出數萬石漕糧改走海路送到北京。

其實現在的形式和那會兒的情況是恰恰相反的局面,那就是運河已經無力保障大規模河運。

古語有言,“變則通,不變則壅;變則興,不變則衰;變則生,不變則亡。”

魏廣德分析道,現在已經到了需要朝廷拿出勇氣再次變革的時候了,而且此例應成為定製,不再廢棄,已保在運河失修或水患阻斷交通時,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漕糧抵京。

是想,若是連續兩三年漕運斷絕,京城糧食見底必然引發大亂,若是朝廷有海運抵京的漕糧,必然可以穩定住局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