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4章 劉穆之的死訊,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關中求救畢竟是遠水,要起效果,還得先守住上邽城才行,除了讓楊朗火速回援上邽外,楊禹又立即讓人傳令趙晟、李信、郭曜等人,趕緊從各縣抽調兵力增援上邽。
此刻坐鎮上邽城的是楊禹的大哥楊恩,手下有萬餘兵力,但這萬餘人馬不是新兵就是降兵,很難保證他們的忠誠度,有了祁山堡的先例,楊禹十分擔心上邽守軍也會出現叛徒,若真如此,後果將不堪設想。
是夜,楊禹命獂道城守軍乘夜出城,襲擊乞伏曇達大營,不過襲營只是為了吸引敵人注意力,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掩護藏於仁壽山的王博的幾百人於上游再次截流。
等到乞伏曇達發現上當時,王博已成功截流,這次截流非常快,原因是水面之下早已打有木樁,渭河水濁,敵軍一直沒發現這些不露頭的木樁,王博只須用馬馱來沙袋投入河中,便能迅速截流。
渭河水再次漫上兩岸,乞伏曇達派人去摧毀堤壩時,遭到王博伏擊,王博甚至乘勝一路追殺到敵軍營寨外,前後殺敵數十人,在乞伏曇達派兵出營接應後才離開。
到天亮之後,乞伏曇達才再次派人去摧毀堤壩,但此時襄武和獂道城外,又已是河水四溢,難以繼續攻城了。
進攻被中途打斷,這給乞伏曇達計程車氣造成了不小的打擊,而襄武和獂道兩城則藉機加強城防,修造守城器械。
襄武和獂道的壓力可以暫時緩解一兩日了,但上邽城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楊恩與楊子安雖已下令全城戒嚴,但隨著楊盛大軍的逼近,城中還是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甚至已經出現了逃兵。
楊恩已年近五十,留著三寸鬍鬚,平日給人了一種看透了世情的平靜,此刻卻是滿臉肅殺,他早年率塢中子弟抗擊外敵時傷了左腳,需要拄杖而行。
這幾日在城頭上,士兵們都能看到他柱杖巡城,見有士兵逃亡後,楊恩一面採取連座法,一人逃跑,一伍皆罰,同時讓人把大箱的金銀抬上城頭,傳下令去,敵軍攻城時,殺敵一人,賞錢三千。
除此之外,楊子安更是命人用磚石將所有城門洞徹底堵死,防止有叛變者開門迎敵。
楊恩與楊子安現在不敢奢求擊敗楊盛,只求能守住城池,將敵軍拖在城下,以拖待變。
楊禹與寧壽之聯名的急報飛一般送過隴山,駐守陳倉的沈林子得到信報後,沒有絲毫出兵救援秦州的意思,甚至連往大散關方向做做樣子,牽制一下楊盛的意思都沒有。
信使無奈,只得飛撲長安,向劉裕求援。
而此時,楊盛萬餘氐族大軍已兵臨上邽城下,城中謠言肆起,人心惶惶,楊恩與楊子安一邊封死城門,一邊重賞將士,才勉強擋住了楊盛的第一波進攻。
世事如棋,楊恩他們此時的處境,與不久前姚艾的處境何其相似,就上邽城內的情景而言,還不如當初的姚艾。
唯一慶幸的是,楊朗不捨晝夜拼命回援,終於趕在城破之前殺回到上邽城外。
趁楊朗剛到立足未穩,楊盛派侄子楊倦率五千人馬迎戰楊朗,楊朗千餘人馬連日賓士,人困馬乏,加上地形不利,勉強應戰,未能取勝,只得退守西面的大蟲嶺。
上邽城內的守軍剛看到援軍來時,士氣為之一振,然而隨著援軍被迅速擊退,剛剛提起來的那點士氣又幾乎洩光了。
好在上邽作為州治所在地,城高牆厚,加上楊朗雖然退守大蟲嶺,楊盛卻不得不防著這支人馬,未能全力攻城;而楊恩與楊子安每日親自在城頭督戰,一邊宣揚漢中晉軍將進攻陰平,楊盛老巢受到威脅,必定會很快退兵,一邊對殺敵有功的人施以重賞,金銀財寶直接在城頭髮到士兵手裡,以激勵士氣,這才勉強穩住守軍不潰。
信使一人雙騎,如同六百里加急一般,將楊禹與寧壽之聯名的求援信送到長安時,已是七日之後。
十月下旬的長安城,已有下雪的跡象,天空陰雲密佈,不過長安城倒是日漸繁華,有劉裕在此坐鎮,整個關中的秩序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恢復。
但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卻有許多隱憂,別的不說,最讓劉裕擔心的是手下將士思歸之心日重,軍心士氣在一日一日的消磨著,再這樣下去,是要出大問題的。
這段時間,要說驚喜,楊禹倒是給了他一個驚喜,憑藉一路招募的新兵,楊禹竟然一舉拿下了秦州大部分郡縣,這已大大超出了劉裕的預料。
接到楊禹與寧壽之二人聯名求救信後,劉裕才知道,楊禹此時面對的竟是乞伏熾磐和楊盛的兩面夾擊。
呯!劉裕一拍几案,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