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4章 劉穆之的死訊,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乞伏熾磐和楊盛這分明是沒把本公放在眼裡啊!”
孔靖見劉裕動怒,連忙寬慰道:“劉公何須動怒,楊盛與乞伏熾磐之流本就是犲狼之性,寡廉鮮恥,貪婪狡詐,昨日俯首稱臣,今日背信棄義,實不足為奇也。”
從事中郎傅亮也說道:“當初讓楊禹自募兵卒西取秦州,本是不得已而為之,秦州遠在千里之外,補給困難,加上我軍缺少騎兵,劉公即便要發兵馳援楊禹,恐怕也是遠水難救近火。更何況如今軍中將士思歸之心日甚,實不宜再強行出兵隴右。”
謝晦更不落人後,對劉裕說道:“劉公,當初讓楊禹西取秦州,這本就是勉強之舉,如今若再出兵馳援楊禹,只怕不僅救不了秦州,反而會喪師隴右。因此,愚以為不如命楊禹退守上邽,放乞伏曇達東來。如此一來可以促使乞伏曇達與楊盛形成兩虎兩爭的局面,二來,楊禹集中兵力守上邽,至少可以爭取一些時間,將秦州的百姓遷往隴山以東。只要我們能將大部分百姓東遷,留下一個空無人煙的秦州讓乞伏曇達與楊盛去爭豈不更好,待來日關中穩固之後,再整軍備武,一舉蕩平西北不遲。”
劉裕沒有作聲,孔靖卻頷首道:“劉公,謝參軍所言甚為有理,眼下強行出兵隴右,確實不如將隴右百姓東遷。”
傅亮也說道:“為了減輕楊禹的壓力,給遷民爭取一些時間,不妨遣使訓斥一下楊盛,另外命梁州刺史索邈在漢中整軍備武,做一做聲勢,多少也能讓楊盛有所顧忌。”
劉裕一聽這群手下沒有一個支援出兵救援楊禹,便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至於遷民之事,劉裕心裡清楚,這哪裡是說遷就遷的,最多是讓楊禹硬頂一陣,讓那些有心歸晉的漢人有機會自主東遷罷了。而且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更大的可能是,楊禹全軍覆沒,秦州再次淪為胡虜爭食之地。
想到楊禹,劉裕多少有些可惜,就在此時,殿外有信使踉蹌奔入,神色驚慌地稟報:“報!太尉,尚書左僕射病逝……”
“什麼?”劉裕霍然站起,高大的身軀居高臨下,目光如炬地盯著信使,大喝道,“你再說一遍!”
“稟……稟太尉,尚書左僕射病故了。”
尚書左僕射便是劉穆之,是劉裕留鎮建康的心腹,突然聽到劉穆之病故的訊息,劉裕如遭雷擊,身體搖搖欲墜。
在座之人也無不震驚萬分,這次北伐,劉穆之留鎮建康,前方的供給,後方的安定,皆繫於一身,現在他突然死了,劉裕對建康這個權力中心的掌控,也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是極為危險的。
孔靖首先回過神來,追問信使道:“快說,眼下建康情況如何?”
信使連忙說道:“劉僕射病故後,建康人心惶惶,朝廷準備下詔命太尉左司馬徐羨之代尚書左僕射一職,但中軍諮議參軍張詔說,事關重大,世子無專命,此事應報太尉,由劉太尉定奪。”
孔靖一聽,立即轉頭對劉裕說道:“劉公,事情緊急,還望劉公能暫抑悲痛,先將建康主事之人定下來,遲則恐會有變。”
傅亮等人也連忙勸道:“請劉公節哀,建康之事,確是一刻也拖不得,還請劉公早做決斷。”
劉裕此時確是悲痛不已,劉穆之於他,就如同諸葛亮之於劉備,可以說沒有劉穆之的輔佐,就沒有他今日。
如今大業未成,劉穆之卻突然病逝,讓劉裕彷彿斷了一臂。
但孔靖等人說的也對,無論如何,必須儘快選定一個主事之人代替劉穆之掌控建康,否則難保不會出什麼亂子。
劉裕壓住心頭悲痛,有些無力地詢問道:“諸位以為王弘如何?”
眾人不及回答,謝晦搶先道:“王弘為人輕率,及不上徐羨之。”
徐羨之本是劉穆之副手,和劉裕又是姻親關係,由他接替劉穆之大家都不反對,此事便這麼定下來。
但無論是徐羨之還是王弘,都不如劉穆之那樣讓劉裕放心,劉穆之這一死,劉裕深感根本無託,於是決定東歸。
劉裕隨後任命次子劉義真為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秦二州刺史,以王修為長史,王鎮惡為司馬兼任馮翊太守;沈田子、毛德祖都為中兵參軍。命沈田子兼任始平太守,傅弘之為雍州治中從事史。
另外,給楊禹加了一個天水太守的官職。
這一番任命下去之後,沈田子與傅弘之知道劉裕要回建康了,而王修和王鎮惡將成了劉義真的左膀右臂,心中不平,雙雙找到劉裕說道:“劉公,王鎮惡為人貪婪狡詐,心有異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