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1章 順坡下驢,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浩聽了車非路頭的反駁,不禁暗暗搖頭,這無異於把臉湊過去讓楊禹打啊。
果然,只聽楊禹說道:“車非常侍此言差矣,貴國官員公孫表前來討還城池,我方便已言明,只是暫借滑臺稍作休整,等太尉大軍前來匯合,便繼續西征,滑臺屆時自會歸還貴國,何來佔為己有一說?”
“我徵虜將軍入城平亂期間,既要處理軍務,又要安撫百姓,救濟孤苦,懲治不法,以至於積勞成疾,臥床不起。”
“這就好比你捨生忘死幫鄰居撲滅了大火,受傷了,累壞了,想靠牆喘口氣,喝口水,鄰居回來之後,不但沒有絲毫感激之意,還直接就把人往外趕,車非常侍,你說,這樣的鄰居還是人嗎?”
這番話一說完,車非路頭氣得毛髮直豎,可就是找不出話來反駁,憋得那叫一聲難受。旁邊的侍中張黎索性將頭別到一邊去,頗有高掛免戰牌之意。
一直顯得極為淡定的崔浩,此時才徐徐開口道:“晉使所言大謬,國與國之間,豈能等同於左鄰右舍?若按貴使所言,來日建康城失火,我大魏兵馬未經允許,是否便可前往建康救火?”
楊禹一本正經地答道:“當然,若我國也主動放棄建康在先,魏軍別說去救火,即便把建康佔為己有,我們也無話可說。”
尉建棄城而逃在先,這是魏國的軟肋,楊禹死死抓住這一點不放,一下一下的摳著對方的傷口,任你千般路數,我只此一招就夠了。
在座的元城侯拓跋屈大怒道:“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尉建失職,並不等於我朝放棄了滑臺,你如此胡攪蠻纏,當我大魏不敢殺你嗎?”
“這位大人所言差矣!”楊禹毫無怯意,寧壽之昨日在宮門一鬧,拓跋嗣的底牌都被摸清了,楊禹還有什麼好怕的
他徐徐答道,“尉建是代表貴國皇帝去治理滑臺的官員,他放棄了滑臺就等於貴國放棄了滑臺,貴國要怪,只能怪自己任人不當,豈能反怪我晉國耶?”
“更何況,我晉國也並無就此佔有滑臺不還之意,我朝太尉派遣我等出使魏國,就是來商議歸還滑臺,同時向貴國借道,貴國不辨是非,反派大軍南下,擄我船隻,殺我將士,最終引發兩國血戰,責任全在貴國。”
楊禹的話把拓跋屈氣得吹鬍子瞪眼,握拳的手指一陣發白。
崔宏怕他真個殺人,連忙接過話去,緩和口氣道:“若真如貴使所言,如今貴國大軍已然西去,便應將滑臺歸還我大魏才是,貴國至今仍佔著滑臺,這又是何道理?”
楊禹暗歎,最難應付的就是這崔家父子啊,看來不挑他一下,還不知道要費多少口舌呢。
他向拓跋嗣拜了拜說道:“陛下,外臣持節出使,誠心結好於魏國,卻幾次三番險些喪命,與此同時,貴國舉師南下,沿河騷擾我軍,但有船隻纖繩崩斷飄至北岸,貴國軍隊便大肆殺戮,搶奪財物,以至於引發兩國一場大戰。”
“我朝太尉率大軍西去伐秦,後勤糧草全賴黃河水道運送,而滑臺扼守黃河水道,事到如今兩國已起刀兵,彼此間的信任還剩下幾分呢?”
“魏國此時再提出要回滑臺,豈不等於是要以利劍封我大軍之咽喉?換了是陛下您,在兩國剛經歷一場血戰之後,陛下願將咽喉置於對方利劍之下嗎?”
“正所謂己所不欲,莫施於人。魏國若真有心與我大晉修好,便應拿出誠意,在我太尉班師之後再要求歸還滑臺;另外,崔大人口口聲聲說什麼我大魏,難不成忘了自己是漢人,而大魏是鮮卑人的大魏?”
本不打算開口的拓跋嗣,此時也不得不開口道:“晉使不必挑撥我君臣,我大魏受命於天,哺育天下萬民,豈有鮮卑與漢人之分?”
“陛下,外臣絕無挑撥之意,外臣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強幹弱枝乃國家穩定之基石,我漢人眾多,且文教興盛,人才輩出,因此漢人政權尚可包容其他部族,不必擔心出現弱幹強枝的情形。而鮮卑人少,若重用漢人,加以時日,朝中要職難免為漢人所把持,屆時魏國尚為鮮卑人之魏國否?”
楊禹說的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在座的鮮卑大臣的心坎裡,他們一直對拓跋嗣推行漢化、重用漢人心存不滿,因此不但沒人反駁,甚至有人想聲援楊禹一下。
而楊禹不等崔浩他們出聲,又搶先說道:“陛下,前車之鑑不遠,苻堅的氐秦因重用王猛而興盛一時,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王猛為相期間,大力打壓氐人權貴,行強枝弱幹之事,因此看似強大的氐秦,稍遇挫折,便土崩瓦解。想當年曹操也曾遭遇赤壁慘敗,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