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4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黨一帶劉虎聚十餘萬饑民反魏,公孫表受命討伐劉虎,結果大敗,魏軍死傷甚眾,魏主復以乙旃健為將,才總算平定這場叛亂。至於鮮卑北面,柔然大軍年年入寇,以崔浩之才,自然能想到,魏軍若與我軍陷入長期苦戰,柔然必定大舉進攻其北方邊境,若抽兵北上,則南面又恐為我軍所破,屆時魏國必將陷入兩難境地。”

劉裕已有些意動,楊禹暗鬆了一口氣,不想王弘卻在此時開口道:“崔浩是聰明人,按楊司馬的方法,要說服他倒是足夠了,然則,拓跋嗣有婦人吹枕邊風,一干鮮卑將領野性未脫,好戰成性,又仗著騎兵來去如風,未必肯輕易就範,楊司馬這些話恐怕還不足以說服他們吧?”

楊禹聽了不禁暗暗苦笑,這萬惡的舊社會不好混啊,處處是聰明人。

楊禹只得說道:“若真如王長史所料,那只有以漁翁之利誘之,暗示太尉滅秦之後,必定不會久留關中。”

劉裕的目光變得有些冷峻,楊禹這就有些胡說八道了。

滅秦之後,關中人心未附,西有仇池、西涼,北有野心勃勃的赫連勃勃,加上北魏,可謂是群狼環伺,有他坐鎮,或許還能鎮住那些野心狼,他若匆匆離開,關中必定再起波瀾。

這道理別人當然也能想到。

“你如何讓鮮卑相信,本太尉滅秦之後不會久留關中?”

劉裕親自發問,楊禹不得不答,他咬了咬牙關道:“在下會對魏主說,太尉已年近花甲,而諸子尚幼。”

嘶!

不知是誰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楊禹這話落在眾人耳中,若無聲處聽驚雷,內心皆大為震動。

劉裕也有些失態,右手握住劍柄,寶劍雖未拔出,但握住劍柄的手過於用力,關節已發白。

整個大堂裡變得落針可聞,誰也不好接這話茬,劉裕也不出聲,此刻他心裡彷彿打翻了五味瓶,一時五味雜陳。

楊禹的話雖然刺耳,但細想來,又何嘗沒有道理呢?

晉朝失政已非一日,加上桓玄篡位,天命已移,普通老百姓大致上確實有了這種心理準備;

但那些士族門閥可不會這麼認為,東晉這個政權本來就是各路士族門閥“湊”起來的,皇帝不過是他們扶起來的一塊政治招牌,真正的話事人,其實是那些士族門閥。

現在晉朝軍隊基本掌控在劉裕手中,劉裕要取而代之表面上似乎沒人能反對,但是遍地計程車族心裡肯定是不樂意的。

別看這些士族平時像一盤散沙,甚至彼此間經常鬥得你死我活,然而一旦誰觸動了門閥政治的根本,這些人往往就會聯合起來,迸發出不可忽視的能量。

毫無疑問,誰要強行推倒晉帝這塊招牌,誰就是觸動了士族門閥的普遍利益。

劉裕之所以遲遲未取而代之,原因之一便是擔心士族門閥會暗中使壞,他雖然基本控制了軍隊,然而放眼望去,朝堂和地方上的官員有幾個不是出身士族?

這就像遍地乾草,只需要一點火星,或許就能形成燎原之勢。當初桓玄篡位之後為何敗得那麼快?劉裕可不會天真地認為光靠自己那幾百人馬就能把桓玄嚇得退出建康。

因此,劉裕不得不慎之又慎,輕易不敢代晉稱帝。

然而楊禹這句話卻讓他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再過三四年他就六十了,幾個兒子最大的才十一歲,而家族中比較有能力的三弟劉道規又在幾年前病死了,餘者皆是平庸之輩,不像那些世家大族人才輩出,可為依仗。

當年曹操和司馬懿在世時,兒子都已長大成人,還都很能幹,自然可以放心。

而現在,這偌大的局面全靠他一根獨木在支撐,有他在,憑藉他的赫赫之功,自然一切好說,但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誰還會追隨幾個乳臭未乾的孩子?

除非,大義名份已定,手下人該得的都以劉家的名義封賞下去了,他們為了保住既得利益,才可能繼續扶持自己的兒子。

想到這些,劉裕心中不免有些煩躁,他揮揮袖子,示意楊禹退下。

楊禹只得躬身長揖,並保持著這個姿勢退出廳外,在門邊直起身來那一刻,楊禹忍不住暗暗舒了一口氣。

他雖然不知道接下來劉裕會怎樣處置自己,但相信總不至於像之前那麼糟糕就是了。

劉裕的沉默,至少說明他已經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

歷來作為最高掌權者,其健康狀況向來都是高度保密。目前劉裕的身體看上去還不錯,但真實健康狀況恐怕只有劉裕自己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