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苗族風情
我是曹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苗族風情,官財:我能檢視別人的人生劇本,我是曹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褲,短而肥。但在具體部位的裝飾上,仍然保留著苗族傳統服飾的母題,凸顯出苗族服飾的個性,形成苗族服裝的特有式樣。
且由於苗族支系眾多,各地女裝不盡相同,有的還有較大差別,大致可分為“花保式”“鳳松式”“吉瀘式”三個款式。
除了服裝,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是銀飾。
苗族銀飾以其種類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種極具審美價值的獨特銀飾文化。其審美觀點從“以大為美,以多為美,以重為美”發展到“以精為美,以新為美”。
,!
從佩戴部位上大體可分為頭飾、頸飾、胸背飾、手飾、腳飾等。主要部位的飾品又按苗族支系、片區分為不同的型別。
“苗族銀飾”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頭飾有:
銀帽。又名接龍帽,俗稱“雀兒窠”,苗語叫“糾”。一般用雪銀1500克左右製成。因為耗銀多,非富有人家不能制,一寨、幾寨才有一頂,需用時可借用。
銀花大平帽。銀帽呈圓形,直徑60厘米,重470克。其構造由3大部件組成:前後為兩塊半圓形銀皮合成圓形,中空用細絲螺旋構成圓頂形。3部件可以拆開。帽頂焊花、鳥、魚、蝦、龍、鳳、蝴蝶等圖樣,飾湖綠和桃紅絲線花束,如繁花綠葉鋪滿其冠,與銀色輝映相襯,顯得既美觀又富有詩情畫意。
插頭銀花。苗語稱為“疏山”。一般重40克,造型有蚩尤大刀、長矛、菊花、梅花、桃子、棋盤花、蝴蝶、壽字等,頂上吊湖綠桃紅絲線花束。
插頭銀椿花。苗語稱“木比咬”。花垣雅酉等地苗族婦女喜插戴於頭帕上。椿花下端的插杆,中間為蝴蝶、白鶴、蝦子、梅花、螃蟹等物件,綴有紅綠絲線花束。
銀鳳冠。這是未出嫁姑娘戴在前額的裝飾品。
構造為銀皮一塊,寬約4厘米,長約37厘米,重180克。上鏤空有多枝方孔古錢、蓮花紋、梅花點、梅花朵等。兩頭為對稱的蝴蝶和一半圓圈。銀皮上懸二龍搶寶、雙鳳對菊和多種花草。銀皮下端綴9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每隻鳳凰含吊一根銀細鏈。鳳冠戴在頭上呈半弧形,將姑娘裝扮得如鳳凰般美麗嫵媚。
兒童帽飾。苗族兒童銀飾主要是帽飾、手鐲和胸飾,而帽飾最為豐富多彩,多為菩薩圖案,工藝精湛,造型逼真。
如一件銀飾獅子帽,重135克,帽簷下為花瓣組成的八角圓形,花瓣上鑽星點和梅花,有鮮活如生的蝴蝶、蝦、螃蟹、魚、花草等銀飾物。花草蟲魚上綴有紅綠絲線花束。中間為一圓銀片,上為一銀獅。其獅造型逼真,周身鑽滿紋飾,口、耳、身、尾飾滿銀鬚,稍抖動,便毛須顫動,活靈活現。
除了頭飾,其次就是頸飾。頸飾有:
輪圈。苗族稱為“果公根”。可單獨佩戴,亦有加匾圈、盤圈佩戴的,是頸部主要銀飾品。小的輪圈需銀300克,大的重約700克。中段為彎彎扭扭形狀,兩端做一公母套鉤,鉤柄上纏紋一二十道凸狀銀瓣,美觀結實。
扁圈。這是項圈中的中層飾品,為數5匝,即由5根組成一套,外圈最大的一根重約133克,依次是121克、111克、104克、94克。圈心成筋脈狀,有菊花紋飾,兩端為公母套鉤。花垣苗族婦女將扁圈戴在胸前,兩頭大而中間小,謂之“哈高”,即吊勾之意;鳳凰苗族婦女將扁圈釦戴在頸後,刻花部位戴在胸前,兩頭小而中央大,其特點分外鮮明。
盤圈。苗語叫“靠莪著”。有5匝互相疊壓,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故又名“疊板項圈”。每匝均鑿花紋圖案,十分美觀。兩頭有公母套鉤。盤圈是苗族婦女清代以前的飾品,現不多見,十分珍貴。
披肩。又稱雲肩,是婦女披在衣領上的銀鏈飾物,類似流蘇。披肩需銀1千克打製。一般為緞面做底,銀飾縫綴其上,製作精細,為苗族銀飾中之精品。佩戴時,披肩能隨肩、胸的高低、凸凹而緊貼於肩胸。披肩胸前焊接7或9組銀串。每組銀串多為兩層,每層都是鑽花鏤空的薄銀片,系銀串,上層為2串,下層為5串,每串下端系銀鈴、小銀片等。
兒童項圈。需銀百餘克,精細如筷子,刻簡單花紋。兒童戴時,項圈上多掛一條銀鏈垂至前胸,鏈子下端吊有一腰子形的銀鎖,以示驅邪之意。
還有飾品,如身前身後銀飾。這些有:
牙扦。裝飾兼適用之物,掛於胸前右方,重約200克,長68厘米。牙扦上安一個小銀圈,便於套掛在胸扣上,中央為打製的蟲魚鳥獸及植物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