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深山道上見危急,盛隋風雲,三更燈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護兒道:“今日是六月二十四。再過二十七天,就是聖上登基整整三年。陛下自繼業以來,南下江都,北進突厥,東幸洛陽,好在過幾日便要回大興城,我們這些臣子,也是時候向聖上進些許貢品了。我等雖然是武夫,卻也不可失了禮數。所以,還勞煩你一道將這些個勞什子也帶去京城。”說著,將手指向了放在偏廳階下的兩擔東西。

秦瓊點頭笑道:“我道是什麼,原來是這事。將軍儘管放心,秦瓊定然將這些送達,同時,向皇上好好表明將軍的忠心。”

來護兒卻是搖頭道:“一片忠心,豈是區區這點東西便能表明的?只是讓聖上高興些,我們做臣子的,以後做事也順當一些。”

秦瓊點頭道:“卻是末將失言了。不過,還是請將軍放心,末將定然不辱使命!”

來護兒笑道:“你這短短一會,就下了三次軍令狀了。我豈有不信之理?你現在快回家準備一番,然後儘快啟程上京去。”

秦安虎著臉,雙眼直直的盯著秦瓊,過了半天,才道:“這麼說,你已經答應了?”

秦瓊點了點頭,一言不發。

秦安“哼”了一聲,道:“叔寶啊,叔寶,你讓我說你什麼好?上一次出遠門,差點連命搭上。這次給來將軍送東西,比上次擔子還重,你能擔得起嗎?”

秦瓊依舊是點了點頭,一言不發。

秦安接著訓話道:“你要把我氣死嗎?你若是這一去,再出點紕漏,把小命交代了,你讓咱爹孃咋辦?你讓玉兒咋辦?”

秦瓊撇了撇嘴,這才開口道:“大哥,爹都同意了。而且,這是去京城,又不是上戰場;去送禮,又不去搶劫。你這不是杞人憂天嗎?”說著,便翻身上馬,道一聲:“走!”竟然揚揚灑灑的策著馬出門去了。

自齊郡至大興,若是順著黃河河道,可做為最短路程,也有一千八百餘里。

若是依著秦瓊的黃膘馬,不到兩日也就到了。但他攜著的來護兒的重禮,是由四個健卒,名喚張轉、楊合、李濟、何輝,挑負著的,兩人一組,互相交替著挑那禮品,故而腳程也走不太快。再加上一路山水連環,故而走了半個多月,才到了函谷關東。

函谷關東有一郡縣,名曰桃林。這桃林縣原名弘農縣,分別與陝西洛南、潼關,山西芮城、平陸,河南陝縣、洛寧、盧氏接壤。南依秦嶺,北瀕黃河,東有洛陽,西望長安。

故老相傳,遠古時代,這裡有個巨人,名叫夸父,平時他雙耳總是掛著兩條長蛇,手裡拿著一根長長的桃木柺杖。一天,他忽然異想天開,要與太陽賽跑。從日出開始,他翻山越嶺,跨河涉澤,一直追到太陽落山的地方。

夸父一見太陽落山,便奮力猛追,但還沒到太陽身邊,就被熾熱的火光烤得口乾舌燥,痛苦難忍。只好迴轉身跑到黃河、渭河去喝水,雖然河水都被喝乾了,但還是不能解渴,欲飲北澤,最後渴死在秦嶺腳下,他的桃木柺杖也變成了蜿蜒幾十公里的大桃林。

每當春天桃花盛開,這裡蝶飛蜂舞,景色宜人,於是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為“桃林”。

其側有函谷關,楚康王時,天文星象大家尹喜為函谷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見吉星西行。尹喜預感近日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以弟子之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道教漸興後,信徒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

這一語,只是說桃林一片福地,峻嶺仙山之所。也不必多言。

卻說七月十日,秦瓊眾人一路到達桃林,見此處雖人煙鼎盛,但頗顯陡險,不由得謹慎萬分。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秦瓊一行人雖未做虧心事,但攜帶著如此貴重的禮品,說不心焦也是假的。

漸漸過了村鎮,行至山旁,這時天色尚早,秦瓊眾人乘馬順著山路穿林而行,時間不長,忽聽見一陣戰馬嘶鳴之聲。

只嚇的張轉一時慌張不定,口中迭迭叫喊道:“二哥,怎麼辦,怎麼辦?定是山賊來了!”

秦瓊撇了撇嘴,將手中雙鐧一橫,道:“在山東,聽了我秦瓊的威名,再厲害的綠林兄弟,也要敬我三分,倒是不知這河南地界,有沒有這種名氣,也罷,但管叫他們來吧。“

說話間,便從對面跑來一匹銀白戰馬。這匹馬鞍轡齊全,得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