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顧玉川接到宴請,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天前,新任勇衛營指揮使顧玉川來到山海關的當天,和總兵官高第簡單交接、傳達陛下旨意後,立刻帶著親兵隊長嶽駿仔細探查山海關。

從京師護送陛下突圍的死士,嶽駿從輕傷的人中選了二十人作為顧玉川的貼身護衛,吳三桂護送他們過來的一百關寧騎兵自然也成了顧玉川的親兵護衛。

他們從海邊的老龍頭開始,一路檢視到燕山腳下的九門口方向。整條山海關防線包含七座衛城、十座關隘、三十七座敵臺,最北到燕山,最南到渤海。

從大明洪武十四年徐達在此築城修關以來,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時間,一直在不停地對山海關進行擴容、擴建。後來的戚繼光、孫承宗等人更是將山海關的軍事屬性點滿了。

徐達和朱元璋極具戰略眼光,他們知道山海關是遼西走廊的最後一道門戶,有了山海關,原始森林中的獵人和土匪們便無法輕鬆入關。

因為東北方向的敵人、土匪、馬賊、建奴、野人等要進入北京、進入華北平原,只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盧龍道,從喜峰口入關,一條是古北口道,從古北口入關。這兩條路到處都是山、河谷,走起來十分費勁,在這裡步兵的行軍速度只有平時的一半不到。

可以輕裝簡從,走這兩條道跑到北京附近打劫,但是重型裝備、運糧食的大車想都不要想,根本沒法走。這也是為什麼拿下山海關前,建奴只能搶但是不能打下華北的原因。

山海關的指揮中樞是關城,按照後世的尺寸,城牆厚十米、高十四米,城外還有護城河環繞。自東向西四道門分別是鎮東門、威遠門、迎恩門、望洋門。

為了加強關城的防禦,切割和分散來犯之敵的力量,在東門東方一里處修建有東羅城、東羅城東方五里處修建有威遠城,南北方向還修建了南翼城和北翼城。

南翼城往南,沿著長城,靠近海邊還修建有威海城、寧海城。長城在海邊的終點就是大名鼎鼎的老龍頭城,山海關隨軍家屬、部分糧草一般都在老龍頭軍營。

嶽駿那天很興奮,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第一次到山海關。

他問顧玉川道:“顧指揮使,你說這山海關如此雄偉,地形險要,關中還有高第將軍兩萬餘名騎兵。建奴怎麼可能打的進來?”

顧玉川護送陛下衝出京師的時候,身上的傷尚未痊癒,但基本已經沒有大礙了。聞聽嶽駿此言,顧玉川嚴肅說道:“我來之前,陛下曾說,堅固的防線一般有兩種法子可以破。”

嶽駿奇道:“陛下天縱英明,實乃我大明之福。敢問是哪兩種法子?”

“第一種法子是繞開這道防線。陛下說,曾經有一道防線,名曰馬奇諾防線,其防禦能力遠超我們腳下的山海關,但是被敵人輕鬆繞開,結果成了廢物防線。”

“第二種法子是從內部攻破防線。陛下特別強調,任何強大的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其實真正的外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部有些人的小心思。”

嶽駿也是聰明的人,小聲說道:“陛下安排將軍來山海關,恐怕不只是為了對付建奴。”

“我們人生地不熟,不可胡亂說話。”顧玉川輕聲道。

“走,回關城。讓我們見識見識山海關首富的晚宴。”顧玉川說完,翻身上馬,在長城上縱馬跑了起來。嶽駿領著一百二十名弟兄騎著馬跟了上去。

山海關首富王員外正在他的大宅子中等候顧玉川和高第等人前來赴宴。

王員外的宅子位於關城的中心附近。他從高第那裡得知陛下新任命的勇衛營指揮使顧玉川前來公幹,立刻透過高第表達了他對顧指揮使的仰慕之意。

李自成佔領京師、陛下出逃他都沒有在意,在他看來,只要自己生意興隆,誰當皇帝,誰坐莊天下,他都懶得管。他的基本商業判斷是,無論執政者是誰,達官貴人、藩王豪紳都需要上等的虎骨、上品的人參、純色的狐裘。

這三樣東西雖然每次的交易量不是很大,但是單價奇高,而且永遠有市場需求,是王員外從瀋陽到京師,再到南京的暢銷硬通貨。這三樣貨物的價格、供應量、出貨時間節點,整個大明朝都由王員外說了算。

王員外很少離開山海關,李自成佔領北京前,他一般每年只去一次京城。他去京城只拜見和他有商業往來的人,然後就是少數幾個閣部大臣、兩三個司禮監太監。

山海關到瀋陽的上層人物,都和王員外關係匪淺。高第、吳三桂、高起潛、王永吉、祖大壽、建奴那邊的多爾袞和豪格,等等,都曾經和王員外喝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