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人人要有工兵鏟,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伯宗有點摸不著頭腦,“陛下,工事科具體是做什麼的?”

崇禎緩緩道:“朕以薊州城為例,給你講講吧。”

吳三桂和其他幾名將領頗感興趣,都睜大了眼睛。

這位陛下腦子中似乎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新事物。

標準的工事概念是後世才有的,系統的工事技術和知識,也是隨著科技水平才逐漸發展的。

崇禎知道現在只能挑張伯宗他們能理解的去說。

“明日闖賊大軍攻我薊州城,工兵營的核心任務是讓他們攻得不舒服!”

“時間緊,朕也不說太複雜,你用心記下來!”

“陛下,請稍等,”張伯宗奏請道。

“可否有勞王公公幫忙記錄一下,我不太會寫字。”張伯宗有點不好意思。

崇禎衝王承恩點了點頭,王承恩立刻鋪開筆墨紙張,準備記錄。

“第一個不舒服:讓他們的火器失靈,或者受潮。”

“鳥銃、火銃具備較遠的射擊距離,所以能否研發一種可以遠遠灑水的裝置?”

張伯宗眼睛一亮,“防火鋪用的水槍能用嗎?”

崇禎點頭示意嘉許,“你很聰明,一點就通。”

“但是現在的水槍一般只能噴射十二步到十八步,最多不超過二十五步。”

“敵軍的鳥銃兵、弓箭兵在你們靠近之前,會把你們打成篩子。”

“水槍能不能噴得遠點?或者有沒有別的方式讓對方火器受潮?”

看到張伯宗一臉茫然,崇禎道:

“在薊州城和周邊鄉鎮找一些能工巧匠過來,他們或許能夠想到法子。”

“這些事情需要日積月累的研究、總結和實驗。不著急!”

崇禎接著說道:

“第二個不舒服,就是要讓敵人的攻城部隊行軍走路不舒服。”

“比如你擅長的挖坑!還有陷馬坑、壕溝、鐵蒺藜等等。”

“還有水、泥漿、油等等,凡是不利於敵軍人馬行動的,都可以用。”

張伯宗想起突圍那晚在通州瘋狂挖坑的往事,不由得熱血沸騰。

“張總兵,朕覺得目前佈設各類陷阱大家都會,問題是缺乏專門的工具。”

張伯宗非常同意崇禎這個說法,那晚好多兵器都挖斷了。

“可是攜帶鋤頭、洋鎬等農具又不方便攜帶。”張伯宗說道。

“很好。你想到關鍵點了,朕知道有個東西叫工兵鏟,方便攜帶,適合土工作業!”

崇禎走到書案前,提筆在一張紙上畫了起來。

後世的工兵鏟主要有三大特點:便於攜帶、重量輕、韌度和強度都有保障。

但大明朝的金屬冶煉技術遠遠達不到後代的水準。

崇禎現在只能在便於攜帶上下功夫,即便如此,後世那種可以摺疊起來的工兵鏟,大明朝沒法量鏟。

張伯宗看了看圖紙,發現工兵鏟上畫了幾個小孔。

“陛下,這些小孔是用來穿繩子的?”

“不錯,軍士們可以用繩子將工兵鏟綁在身上或者馬鞍上。”

崇禎早就打定了主意,等打垮李自成,他就會在順天府各地府、縣和北京城批次生產工兵鏟。

以後工兵營,甚至其他軍士,人人都要配備一把工兵鏟。

他要用工兵鏟的土工作業,打敗建奴的騎兵。

“第三個不舒服,目前的技術水平也可以弄出來。就是讓敵軍看得不舒服!”

“明日闖賊大軍攻城,他們屬於佯攻,無時不刻要抬頭看向城頭。”

“如果他們的眼睛中突然被撒了一把土、一把灰塵,甚至一壺油,他們還能攻城嗎?”

吳三桂他們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

王承恩也是興致勃勃。

皇爺雖然被闖賊攆出了京師,但是精氣神非常好。

和之前在宮中判若兩人。

陛下說的都是平常能夠看到、用到的事物,但是交戰中,只要這些有一條能夠用到敵軍身上,勝敗就很有把握了。

大明朝的軍隊中的火器配置比例相當高,吳三桂的關寧軍早就嚐到了甜頭。

這就說明各種技術發明和小玩意,以後可能會越來越重要。

但是吳三桂內心認為,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短兵相接的生死搏殺。

“報!玉田縣緊急軍情!”

一名傳令兵在門外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