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公公您幫我淨個身,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清晨。

玉田縣城。

剛剛用完早膳的崇禎見到了一個人和一封信。

這個人身穿一件不起眼的青布素袍,年紀大約二十歲。

身材瘦削、飢疲不堪,且滿身汙垢。但舉手投足間頗有書卷氣。

這個年輕人叫曹傳,是曹化淳二哥曹化雨的長孫。

他於三月十九日從天津出發,一路上各種迷路,馬匹也累死了,還差點被大順軍士抓走。

餓著肚子趕了兩百里地後,終於抵達了玉田縣城。

他的親叔爺爺曹化淳派他來給陛下送一封信和一句話。

太監當然也有家人,曹化淳一家人除了他都不是太監。

王承恩確認書信沒有任何問題後,遞給了崇禎。

崇禎開啟書信,上面的字跡是典型的臺閣體,清秀、工整。

從明宣宗朱瞻基開始,宮中要求翰林院五品以上的大儒給年紀小的太監們授課,不僅要識文斷字,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曹化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明太監的文化素養遠超任何朝代。

曹化淳在宮中的“老祖宗”是大太監王安。

後來曹化淳被派到五皇孫信王朱由檢府上做伴讀太監,是崇禎第一任“大伴”。

“小五爺勿念,僕隨火良少爺已南行。”

書信上這句話別人看不懂,崇禎看的懂。

史料記載,曹化淳在信王府伺候崇禎皇帝的時候,經常喊他小五爺。

火良當然是太子朱慈烺了。

曹化淳心思縝密,他怕這封信如果落到闖賊手中,會漏了痕跡,因此寫的很隱晦。

“曹化雨是你的祖父?”崇禎問這名年輕人。

“正是家祖!”

曹傳雖然餓的前胸貼後背,但跪在地上回話的時候依然中氣十足。

“大伴,給他弄點吃的。”

崇禎當然知道曹化雨,當年親手把他提拔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大員!

曹化雨為人正直,曾經硬剛過魏忠賢。

不僅如此,曹化雨經常用俸祿資助欠餉的軍士、幫助窮苦百姓代繳賦稅,修橋鋪路,扶貧濟困,在老家免費開辦私塾四十年。

這就是曹化淳的二哥。

這也是曹家的家風。

崇禎上吊那年,曹化淳已經退休六年了。

但是他依然被誣陷說開啟城門放闖賊進城,所有人都說他是個奸賊!

包括《明史》這樣的正史、《明季北略》、《國榷》等這樣的私人史料都異口同聲這樣說。

甚三百多年後蔡東藩寫《明史通俗演義》也跟著他們人云亦云這樣說。

但這些都是造謠和構陷。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很多人認為沒有雞雞的人就一定是壞人,是閹黨!

最重要的是,大明滅亡後,很多讀書人,尤其是東林黨的餘孽,很想到建奴那裡混碗飯吃。

但是建奴就是不接納他們。

但是曹化淳因為得知崇禎死了,從天津衛趕到北京城,請求給崇禎重新修葺墳墓。

曹化淳當年都五十多歲了,大明滅了就在老家天津窩著不好嗎?

這一舉動無非是曹化淳的一片忠心和赤誠而已。

但得到了建奴高層的賞識。

想想看,建奴這幫還沒有脫離原始部落習俗的人,入關後也想培養幾個內廷太監出來伺候自己。

可是和言語得體、辦事利落、琴棋書畫樣樣都上佳的曹化淳一比,那就是烏雞見了鳳凰。

雖然太監們都沒有雞雞,但曹化淳的出現,讓建奴高層見識了什麼是禮儀之邦。

曹化淳並未接受建奴要求他留下來做事的要求。

建奴為了瞭解大明的一些事情,時不時要找曹化淳問話。

從此曹家和建奴高層有了一些交集。

甚至到建奴康麻子的時候,還非得要曹傳擔任內廷供奉的差事。

曹傳推說自己身體有病,沒法在建奴朝廷混。

康麻子沒有辦法,下旨賞他儒林郎、翰林院檢討加二級頭銜。

那些大明過來的投降派文人不幹了,他們在曹化淳還在世的時候就公然造謠汙衊他開城放闖賊進城。

順天府的楊博,宛平的楊時茂,這兩個小卡拉米帶頭上疏參曹化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