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二娃47,養8娃到18,大壯在古代當奶爸,流水的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完,雖然也想著偷懶,但是看著兩個弟弟眼淚汪汪的在洗著豬大腸,嘆了口氣,也薅幾把茼蒿塞在鼻子裡,去揉搓豬大腸了。

等幾人洗好這副豬下水回家,宋母和嬸嬸們已經做好了菜,飯也快蒸好了。

“你們幾個還挺能耐,洗的挺乾淨的,味也不大了。”

宋母正在廚房清洗用過的盆和碗,因為附近竹子多,家裡的竹筷也準備的挺多的。就是為了親朋好友有喜事時,不用挨家挨家的借用。不過碗還是要借的,因為碗大多用的是粗瓷碗,農家沒有這個手藝,只能買。

她家人口少,準備的碗也少,所以三叔家的碗也借了些過來。

看到幾個娃娃洗好了豬大腸就翻看了一下,味兒也淡了。

“嬸嬸,我剝的蔥和韭菜而且還洗乾淨了。”

林豆子覺得嬸嬸沒有誇到他,趕緊指著自己忙了這麼久的成果,抬起小臉期盼地看著宋母。

“哈哈,我們豆子也很厲害。”宋母笑了一聲,這小豆子還怕被落在後頭呢。

“嗯嗯。”林豆子嬸嬸誇讚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撓著自己的頭,但還是覺得嬸嬸說的對,所以還是點了點頭。

“大壯,這要怎麼做。”宋母洗乾淨碗筷,讓二壯三壯端去堂屋,看著還在堂屋不知道在找什麼東西的大壯。

她沒想過大壯要做菜這件事,大壯以前在家裡的廚藝水平應該就是煮個飯和熱過菜吧。

家裡一直她掌廚偶爾當家的做一下飯,但是味道不咋樣,她的手藝稍微要好一些,要是忙不過來,就會多做一些,吃飯的時候熱一下。

“娘,今日我來,你忙完了就去和爹一起招呼幾個嬸嬸和叔伯,我在集上買回來的桃子在堂屋裡,還有縣城買的糕點也拿出來招待一下他們。”

“小豆子也快去吃桃子了。”

林大壯招呼小豆子出去,待會兒廚房可能油煙大,別給小弟弟燻著了。

他回來的時候看到爹和幾個叔伯已經忙完了牛棚的事,正聚在一起琢磨竹編呢。

應該是忙完了,爹給他們說了小搖籃的事,幾人感興趣就開始琢磨起來。之前空閒的時候家裡來了太多人,那些點心一人一塊都不夠吃的。

至於吃了點心會不會吃不下飯之類的,更不是需要考慮的。現在農家所謂的能吃飽飯,不過是肚子能有五分飽罷了,這都已經算好的了。

宋母聽了兒子的話,沒有立即走,但是想著兒子把豬下水也洗的這麼幹淨了,應該走鏢的時候是從哪裡看來的法子吧。

但是大壯確實沒有下過廚,她還是看著,別糟蹋了糧食。

看著宋母沒走,林大壯也沒有再讓她走。大鐵鍋里加上水漫過底,大火,先給豬大腸焯水。

趁這個間隙,把蔥,韭菜,茱萸果切段的切段,切碎的切碎。

把豬肺和豬心混合鹽和碎蔥碎韭菜醃製起來,在把豬肝切片放在碗裡,用清水抓洗幾次,瀝乾水分,加鹽和碎蔥碎韭菜醃製起來。

“娘,我從幽州西南邊的小鎮上學來的一個新做法,把豬下水紅燒一鍋,保準好吃。”

林大壯做飯時喜歡保持廚房乾淨,先在菜板刀子切過生肉後,清洗一下待會在切熟肥腸,把洗豬肝的血水也從廚房後面倒出去。

後門也是籬笆地,除了留了一條小路外其它地方種著蔬菜。

宋母看著兒子乾淨利落的動作,有些呆呆地,好像她做菜的時候沒有那麼多道工序呢。

大家做菜做飯不都這樣嗎?

燉雞把雞處理砍切好,燉陶鍋里加鹽加水,加點蔬菜。

炒菜加點油加鹽再把切好的菜丟進去出鍋的時候加些蔥,不好熟的蔬菜再加些水,家裡沒油吃不起油的時候就直接水煮。

炒臘肉不用放油,加上配菜直接炒。

新鮮豬肉捨不得直接炒,大多數加上一鍋水,把肉切好煮裡面放鹽放蔥段,還有其他配菜。

她正疑惑著,大兒子這樣那樣的是哪裡走鏢學來的,但是人家肯教他嗎?一看就有點像什麼家傳手藝了,這些東西一般只會傳給自己人吧。

聽著兒子說幽州西南邊學來的,連幽州都是從兒子信裡才知道這個地方的,或許幽州西南這個地方的人,會豬下水處理法子的人太多了,所以人家才不介意別人學去嗎?

林大壯說完,看著宋母埋頭思考久久不語的樣子,也反思自己哪裡沒說對。

在心裡反覆琢磨了自己這幾句話,終於發現錯在哪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繁華

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