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裡的夜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第一個附加要求,完本之王,格子裡的夜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看著下午就有文論的專業課,嶽清言連忙發了個簡訊,說下午就過去。算算時間,他現在住的地方距離大學還很遠,他稍微收拾了下,就出門了。嶽清言還得先去買一堆文具,以及買個平時可以用的揹包才行。不然整天空著手到處晃盪,不方便,也太顯眼了。這麼一算,時間就更加緊張了。
課是下午一點開始,直接上一整個下午。分上下半場,一共三個小時,可以說是非常艱苦漫長的課程了。嶽清言到達教室的時候,找了個角落坐下,他的裝束和氣質,還是蠻學生的,並沒有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
金宸提前了大概10分鐘到教室,這時候,教室裡也才有一半坐滿了。
金宸還特意和嶽清言打了個招呼才開始上課。本來完全無縫融入教室的嶽清言,這下子可變得非常引人注目了。不過,現在和不同的人打打交道,感覺也不那麼侷促了。
今天課上講的是作者和文字的關係,以及作者和故事的關係。這也是嶽清言非常感興趣的內容。
“作者是擅長將自己隱藏在文字後面的。而且,作者和敘述者,並不是一致的。比如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時候,自稱的這個我,通常來說,和作者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區別。大家其實也都知道,但閱讀和判斷的時候,有時候這個不大好區分。小說作品中的‘我’,是作為一個角色參與到劇情互動中的。當小說中的世界比較接近作者生活的環境的時候,讀者其實不好判斷,或者是被故意混淆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金宸說了幾個案例之後,有些意猶未盡。人稱的這個問題,對於研究者來說,有太多細節可以去挖掘了。但此刻有沒辦法講太深。
“嶽清言,你說說看。人稱對你寫東西的影響是怎麼發生的?”金宸覺得不過癮,將戰火燒到了嶽清言身上。
嶽清言很無奈:“金老師,我是來聽課的啊。您……”
“說說吧,你是作者,這個角度我沒體驗過。我也講不好啊。”
嶽清言想了想,說:“作者決定一個小說用什麼人稱,其實是要看自己想寫什麼。以及,怎麼寫?第一人稱寫做,關鍵不在於到底告訴讀者什麼,而在於,向讀者隱藏了什麼。讀者透過‘我’觀察到的劇情,和處於劇情中的那個角色,是可以不一致的。喜歡用第一人稱的作者,除了故事本身需要之外,多數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能夠掌握故事,一種是,不圓熟,無法掌握故事。後者,需要第一人稱是因為可以寫心理活動,來補充自己敘述、描述的不同。但當你可以掌握故事的時候,則可以發揮第一人稱的更多的力量。就是資訊不對等。雖然讀者是透過‘我’來了解整個故事的,但故事中的‘我’並不是全知全能啊。”
嶽清言說的並不深,但也不淺。他說的很多都是在很多故事裡會被用到的技巧,以及自己的思考。
“如果讀者已經透過這個‘我’,看到了故事全貌呢?然後看著主角無可避免地滑向深淵呢?”嶽清言問。
這個問題如果在別的專業,可能不會有什麼反應。但在場的都是中文系,別管主動被動,樂不樂意,至少閱讀量不會太差。嶽清言的這個問題立刻讓大家渾身都是一激靈。
“我靠,這樣,第一人稱的用法好高階。”一個學生感覺到了這個問題的力量。
“第三人稱也是。許多作者喜歡第三人稱上帝視角,但上帝視角本身會讓故事顯得無趣。如果,第三人稱的角色,也被觀察角度侷限呢?那敘述故事的方式會不會不同了?如果,交織多個第三人稱視角,構建一個完整的故事,從不同的側面來寫呢?當然,這個會顯得混亂。多視點構成同一個故事,最好還是第一人稱。這樣,手裡可以用的資源就多了。”
資源?金宸也有些恍惚:“唉?這個資源是什麼意思?”
“不僅僅構成故事的資訊在敘事啊。第一人稱的思考方式、敘述筆調、說話、思考的語法,和構成這些文字的小細節,所有這些文字都構成了敘述啊?最簡單來說,在一個角色的說話裡,換用不同的語氣詞、助詞,以及其他小的變化,立刻就有識別度了。讀者的閱讀就不會混了。”嶽清言說:“當然,這個好像不是文藝理論關注的範疇,而是作者怎麼寫的問題。”
“唉?你是說?那些無資訊語素,實際上也在構成敘事?”金宸一下子明白了過來,然後立刻用學術語言說出來了。
嶽清言想了想:“我想並不是構成敘事,而是修飾了敘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