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石壕吏,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既然這樣,那就只有田獵這些白馬氐人來解乏了。
侯景果斷召集部眾,在確定了楊紹興真的只帶來兩千人後,他果斷帶人離開武興城,直接奔向楊紹興的軍隊。
過程和結果無須贅述,侯景的五百騎兵襲擊了楊紹興剛剛從仇池山上帶下來的軍隊,楊紹興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被侯景的騎兵衝散了編制。
楊紹興大駭,他準備逃回仇池山,卻發現侯景的遊騎兵已經堵住了返回仇池的路。
為什麼蘇澤手裡還有這樣的官軍!?楊紹興實在是想不通,侯景的衝鋒讓他想到了二十年前的梁州刺史羊祉帶領的那幫羽林騎士。
可明明洛陽的羽林騎士已經墮落了,他沿途所見的州郡兵更是不堪用,怎麼這個蘇澤麾下計程車兵這麼精銳?不是,你不就是一個小小的安西將軍嗎?怎麼這麼猛啊?
就在楊紹興愣神的時候,侯景的部將宋子仙已經單騎突入軍中,直接衝到了楊紹興附近。
看到楊紹興衣著華貴,宋子仙就知道自己撈到了大魚,連忙打馬衝了過來。
宋子仙也是侯景從六鎮帶來出來的兵,他是從小就跟隨侯景鬼混的,作為六鎮底層計程車兵,宋子仙有著六鎮人共同的特點——狠。
這種狠不僅僅是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
不是六鎮人天性如此,而是在六鎮不夠狠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草場要爭,糧食要爭,武器要爭,想要活下去處處要爭。
在六鎮,無論是底層的部族六鎮兵,還是賀拔兄弟和宇文兄弟這種豪帥之後,他們都是需要面臨各種競爭。
這也是六鎮武德能夠籠罩這片土地,一直到隋唐都沒褪去的原因。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宋子仙也是跟隨侯景叛逃南梁的心腹,在侯景之亂中,也是宋子仙身先士卒,多次擊敗建康守軍,最後帶頭攻入石頭城的。宋子仙三下五除二就衝到了楊紹興面前,嚇得楊紹興直接舉手投降。
這場近乎於胡鬧的叛亂,就這樣被侯景輕輕鬆鬆的平定了。
不過侯景打仗的時候桀驁,面對蘇澤可不敢桀驁,他首先讓蘇澤派遣在軍中的軍法官記錄統計功勞,接著又將詳細的作戰過程記錄下來,派遣報捷的函使向南鄭的蘇澤報告戰果。
但是侯景也不甘心閒著,他打聽到了在仇池山中,還有接近五萬的白馬氐人部族散居在山間,侯景又打上這些人的想法。
侯景審訊俘虜,蒐集有關仇池山的資料,很快又搞出來一份圍剿仇池山附近白馬氐人部族的計劃,繼續派人送給蘇澤。
侯景派出一波又一波的函使向蘇澤請戰,而蘇澤的使者終於翻越了秦嶺,抵達了關中地區。
這已經是第二波使者了,第一波使者被蕭寶夤扣下後,蘇澤再次派出使者去長安報捷。
蘇劉(【普通的金刀使者】)是這次使團的正使。
陽平關告破後,蘇澤立刻派遣蘇劉,帶著莫折大堤的腦袋,向長安附近的西討行臺報捷。
他手裡提著的木匣中,裝著莫折大堤的腦袋。
雖然腦袋已經處理過了,匣子中灑滿了石灰,莫折大堤的腦袋又用生漆塗抹,但是隔了這麼久,木匣中還是傳來陣陣腐臭的味道。
蘇劉手持蘇澤的符信,辨認了一下方向後,開始向著長安方向走去。
蘇劉一行人本來是帶著很多吐谷渾馬的,這種馬雖然不擅長騎兵作戰,但是擅長走山路,還能夠在高海拔地區正常活動。
可是蘇劉也沒想到,曾經是溝通關中漢中的重要通道儻駱道,竟然凋敝蕭瑟到這個地步,很多地方棧道已經完全腐朽,蘇劉不得已放棄了馬,靠著人揹著行囊翻越了儻駱道。
不過雖然儻駱道難走,但是這也是連線漢中和關中最近的通道。
而且比起侯剛從陽平關走的陳倉道,儻駱道是三國時期的軍用通道,如果修葺後是要比陳倉道好行軍的。
就是現在的北魏朝堂,恐怕無力修復儻駱道。
蘇劉領著隊伍繼續前進,進入關中以後他看到的景象卻要比漢中繁華多了。
比起千溝萬壑的隴西郡,關中平原更是富庶到流油。
蘇劉貪婪的看著這片土地,八百里秦川果然是王霸之基啊!
其實只要一個地方沒有戰亂,只需要一兩代人就能繁榮起來。
關中就是這樣的。
近百年前,關中落入北魏手中後,這裡就很少遭到戰亂了。
最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