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石壕吏,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次關中大亂,還是劉裕北伐長安的時候。
劉裕收復長安後,因為自己留守重臣劉穆之病死,不得已帶兵南歸,留下兒子劉義真守長安。
赫連勃勃的謀臣王買德看到了機會,留守長安的文武發生內訌,沈田子殺王鎮惡,王修殺沈田子,劉義真復殺王修。
赫連勃勃派軍南斷青泥,東扼潼關,率大軍佔據關中。
但是赫連勃勃也沒有笑到最後,赫連勃勃去世後不久,北魏就擊敗了他建立的胡夏政權,奪取關中之地。
這是關中最後一次大戰,這之後北魏盡取了河東、關中之地,開始了鯨吞北方的程序。
渭水的滋養下,在關中平原又分出嶗水,灞水等諸多支脈,這些支脈滋養了土地,灌溉了周圍的農田。
而這一次的秦州叛亂,也因為蘇澤的牽制,叛軍始終沒有攻入關中地區。
沿途都是阡陌相連的農田,果樹桑樹成林。
只是在這些美麗的景象中,蘇劉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諧的場面。
胥吏們拿著名冊,正在挨家挨戶的抓抓丁,蘇劉投宿的一個三長村裡。
這戶只有一對老年夫婦,以及一名媳婦和孫子。
周圍的家庭也和這家差不多,青壯幾乎都見不到,種田的都是老人和婦人。
這名老者還是附近五戶的鄰長,也就是他家的宅子最大,不過現在屋子缺乏修葺,可能是以前闊過。
蘇劉拿出一袋子錢,請老者煮上一些熱水,準備夜宿村子,明日再前往長安。
老者非常的熱情,還給眾人燒了洗腳水,可等蘇劉剛剛洗漱完畢,就遇到了州郡胥吏帶著黨長來抓丁的事情。
讓蘇劉疑惑的是,聽到胥吏和黨長拿著軍書抓丁的訊息,投宿的這家老丈,竟然夜裡要翻牆逃跑。
蘇劉看到他年紀已經很大了,連忙拉著他詢問道:
“老丈,我朝軍法,超過五十歲就會從軍書上勾銷,您跑什麼啊?”
沒想到這老丈悽慘的哭道:“我本有兩子,一子戍長安為州郡兵,另一子年初被元刺史徵募,囤駐陳倉。”
“兩子從軍後皆失了音訊,生死不知,但是衙門的軍書上依然有我家的名字。”
蘇劉黯然,長安的州郡兵都隨著崔延伯出征了,這老者的長子沒了訊息,不是被秦州叛軍抓了,就是已經戰死了。
而隨著元修義去陳倉計程車兵就更慘了,陳倉被破後,官軍幾乎都被叛軍屠殺。
蘇劉道:“豈有此理,孝文皇帝設三長,不是為了均攤賦役的嗎?為何總是你家出丁?”
老者落淚不語,但是聽到門口的敲門聲,嚇得立刻翻牆而逃。
黨長手持兵書,高呼老者的名字,進門的胥吏皺著眉頭看著蘇劉。
等到蘇劉的同伴拿著武器聚集過來,胥吏更是退出了房子。
不過他們還是手持火把站在門外喊道:
“爾等何人?這劉老漢有兩個在籍的兒子,伱們莫不是逃兵?”
上來就套上逃兵的帽子,這胥吏心思險惡,不過蘇劉自然不理睬這些抓丁的胥吏,亮明瞭蘇澤的符節說道:“吾乃安西將軍麾下的使者,前往西討行營向蕭大都督報捷的。”
見到符節後,這幾個胥吏立刻恭敬多了,他們也只是縣衙的胥吏,蘇澤這個安西將軍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遙遠的大人物了。
對方軟了,蘇劉卻硬了起來,他走出門問道:“這戶人家都有二子從軍了,為什麼軍書上還有他家的名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