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馬兒為什麼要奔跑(5k),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中,以秦州刺史李彥最是貪鄙,我親自去秦州一趟!”——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崔亮看著秦州送來的公文,就算他出身清河崔氏,是當世一等一的名門望族,都要忍不住罵人了。
這又是秦州官員彈劾秦州刺史李彥的公文。
李彥家世顯赫,但是明明出生望族卻貪鄙無比,而且這傢伙是真的紈絝子弟。
崔亮幾乎是和李彥同時入仕的,李彥入仕的時候,起家官是清貴的諫議大夫。
這份工作就是在孝文帝身邊提提意見,規勸一下君王的行為,屬於在皇帝身邊刷刷聲望,只要不犯錯就能很容易升遷的位置,這也是孝文帝對自己親手訂立的甲姓高門的照顧。
可就這麼一份職位,李彥就因為經常醉酒誤事,被吏部以考課不合,降為元士。
後來李彥得到家族長輩求情,終於得到孝文帝的寬恕,被任命為郊廟下大夫,也就是負責祭祀的禮制官員。
當時遷都洛陽未久,各種禮制典章還不健全,李家又請大儒輔助李彥,修訂朝儀典章,逼著李彥在家裡背誦這些典章,最後才被孝文帝評定為稱職。
等孝文帝駕崩之後,就再也不會有人給李彥評定不稱職了,李彥則透過世家子弟的身份屢次升遷,很輕易的就坐到了秦州刺史的位置上。
明明已經身居高位了,李彥的脾氣卻和當時剛做官的時候一樣,任性衝動不知道剋制,將下屬當做奴隸來使用,對百姓更是視作雞犬,他在秦州任上犯下了不少荒唐事,引起了秦州上下的反對。
事情鬧到這一步,就不是崔亮這個吏部尚書可以決定的了,他只能帶著彈劾李彥的奏疏,來到了清河王的府上。
崔亮見到清河王,就見到他雙眉緊蹙,額間都出現皺紋了。
崔亮當然知道清河王在憂慮什麼。
李崇的二兒子李神軌原本是太后身邊的侍衛,樣貌英俊身材高大,突然被胡太后看上了,引為入幕之賓。
其實這樣事情已經發生過多次了,但是每一次胡太后都會對新面首很快失去興趣,然後重新“召見”清河王。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幾日李神軌夜夜都留宿宮廷,而胡太后還給李神軌升了官,讓他看守黃門,掌管禁中出入。
這就讓清河王憂慮起來,胡太后的寵信,就是他能穩穩執掌門下的關鍵。
前些日子,通直郎宋維上書彈劾清河王王府逾制,說他有不忠之心,雖然胡太后沒有追查,還當眾寬慰了清河王,但是也沒有懲罰宋維。
朝廷中那些言官顯然將胡太后的行為看做一個訊號,開始不斷的上書彈劾清河王。
為了表達忠心,清河王又將家宅的一半捐給佛寺,但是太后這些日子夜裡都沒有召見清河王入宮。
這種事情崔亮自然也沒辦法幫忙,他只好說起了自己來的事情。
“大王,秦州又彈劾刺史李彥了,要不要將他調出秦州暫避風頭?”
“不行!”
清河王斷然拒絕道:“李彥是甲姓高門的子弟,又豈能因為下屬的彈劾而處理他呢?那豈不是要寒了清貴們的心?”
崔亮也沉默了,他同樣是甲姓高門子弟,他成為這個吏部尚書,本就是甲姓高門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才強行將他推上去的,他實在是無法背叛自己所屬的階層,繼續勸說清河王調任李彥。
崔亮這次勸說無果,也只能返回府上,可又等了幾日,他又接到了來自秦州的公文,也見到了秦州的使者。
這一次,秦州的公文不是彈劾李彥的,而是在不吝嗇讚美了李彥的功勞,將李彥說成了千古少有的能臣。
崔亮疑惑的看著眼前的秦州使者,他詢問道:
“上次上書,秦州上下都彈劾刺史李彥貪鄙,怎麼今日上書又稱李彥賢能了?秦州當吏部是什麼了?”
崔亮有些生氣,他認為這是李彥逼迫秦州這麼做的,這傢伙真的把甲姓高門的臉都丟光了。
可沒想到,這名秦州使者呂伯度卻說道:“崔天官,上次是州內胥吏調換了報往吏部的公文,李刺史在秦州可是人人稱道的好官啊。”
崔亮自然不相信呂伯度的話,呂伯度又拍拍手,兩名力士搬著一個箱子進來,崔亮開啟一看,竟然是滿箱子的金銀珠寶。
崔亮疑惑的看著呂伯度。
只看到呂伯度拜倒在崔亮面前說道:“崔天官,這是我秦州上下籌集的錢,只盼著李刺史能早日升遷啊!”
這下子崔亮終於明白了秦州的打算,他們也明白彈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