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昭武九姓,單機南北朝,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

他們以昭武為氏,以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為姓,他們有時候在西域自稱為漢人,但是中原一般將他們叫做“興胡”。

而到了隋唐,他們又有一個新的族名——粟特人。

是的,就是安祿山出身的那個粟特族。

眼前這個女子也姓安,難道是安祿山的祖奶奶?

蘇澤搖搖頭,昭武九姓在西域分佈廣泛,誰知道安祿山的祖宗在哪裡。

昭武九姓自稱漢人,也能夠得到漢人統治者的優待,比如在涼州昭武九姓就可以享受和漢人差不多的賦稅和地位。

粟特人也是天生的經商民族,在整個絲綢之路上都有他們的足跡。

蘇澤看著安娘子的臉,不由感慨美人果然影響自己處理政務的速度,他將話題扯回來問道:

“伱所攜帶的棉籽是從高昌帶來的?高昌種棉花的人很多嗎?”

安娘子所攜帶的種子,就是蘇澤苦苦尋找的棉花種子!棉花傳入中原的時代,有唐初說也有唐末說,但是在西域早就有棉花種植的記錄。

亞洲棉花發源於印度,透過商人帶到了各地,但是棉花需要一定的溫度和長時間陽光,所以傳入中原後一直也沒有廣泛種植。

真正到了官方推廣種植,那已經是元代的事情了。

中原適合棉花種植的產區不多,蘇澤所在的地方恰好就是一個。

河西走廊因為特殊的地理特點,這裡溫度適宜降雨充沛,敦煌、張掖等地從棉花傳入以後,一直都是棉花種植地。

河湟谷地的冬季氣溫稍低,但是也有一些地區能夠種植棉花。要從絲綢之路上賺到錢,除了利用貿易節點的優勢做二道販子抽稅之外,形成自己的產業也是很重要的。

而棉花就是一種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棉布也是一種能方便流通的貨物。

蘇澤知道西域早就有種植棉花的歷史,所以一直都讓蘇聽泉在西平城門口鑑寶,就是為了尋找棉花種子。

蘇澤也託商人尋找,但是如今西域的棉花也沒有作為經濟作物廣泛種植,商人們根本不知道棉花是什麼。

本來蘇澤都準備派遣商隊去印度尋找棉籽了,卻沒想到安娘子竟然挾帶了棉籽,而且她認識棉花!面對蘇澤的問題,安娘子搖頭說道:“只有一些胡僧和信眾喜歡種植這種花,胡僧喜歡用這種花來紡織製作袈裟,信徒也覺得這種潔白的花能代表聖潔。”

原來如此!棉花最早是透過佛教的僧人,從印度傳到西域的!

自己怎麼忘記了!整個絲綢之路也是佛法入中原的傳播之路,西域這個世界宗教的十字路口,很多物產的交換最早也是透過宗教交流進行的。

如果自己早點找僧人問棉花的事情,說不定已經找到了。

蘇澤有些懊惱,不過現在也不晚,他向安娘子說道:

“安娘子,你能帶商隊去高昌,購買棉花種子嗎?”

安娘子搖頭,蘇澤皺起眉。

如今蘇澤權威日盛,每次他皺眉屬下都會感到害怕,安娘子也是如此。

她連忙說道:“將軍,不是我不願意去,而是如今從張掖去往高昌的道路斷絕,商隊沒辦法通行啊!”

原來是因為這件事,蘇澤擺擺手說道:“安娘子你放心,這條商路馬上就能疏通,到時候請你去一趟高昌,本將軍高價收購這些棉籽!越多越好!”

雖然安娘子也不知道蘇澤要怎麼疏通商路,更不知道為什麼蘇澤要高價求購這些胡僧種植的棉花,但是面對這位河州的實際統治者,安娘子還是恭敬的答應下來。

說完了棉花的事情,蘇澤又向安娘子討論起來西域的見聞。

“西域的漢人有這麼多嗎?”

之前李存真送上過地圖,說西域有甘涼新軍後人幾十萬人,不少人都和他們一樣想要返回故國。

而安娘子談起西域,蘇澤才知道“漢”這面旗幟在西域是多麼有號召力。

昭武九姓的粟特人自稱漢民,甘涼西軍的後人自稱是漢民,西域還有很多小國也都自稱是漢人子孫。

蘇澤對安娘子問道:“安娘子,如果讓這些漢人迴歸故國,他們願意嗎?”

安娘子愣了一下說道:“當然有人願意了,別的我不知道,那些自稱是甘涼西軍的後人,一直都想要返回中原呢。”

李存真雖然也說過甘涼西軍的事情,但是蘇澤也沒有直觀的印象,歷史上也沒有甘涼西軍大規模歸國的記錄。

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了宿敵一口後,我重生了

起名字好麻煩耶

穿書,反派男二被我攻略成小忠犬

禹小粥

神奇物品在哪裡

光焰百合

冥帝的青梅抱枕她又逃了

心上之月

該如何讓你喜歡我【CP完結】

成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