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九天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症狀成因之—退行滿足(3),深層心理學,蓮花九天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退行滿足”而言,再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又是一位性格內向自卑的男子m.他時常有一種強迫傷害自己的衝動。看見刀,他會莫名其妙拿刀傷害自己;從高處往下看,他會擔心自己無緣無故跳下去。

如果我說:“上面幾個強迫病例的病因源於“退行滿足。”

大家也許還能認同。

但是,如果說此例中的強迫,也是源於“退行滿足”,大家可能會一頭霧水。

難道說,他是因為想借自我傷害來引起他人注意並反省,迂迴滿足他的要求?

看似有理,但必須要有來源。就像上例中的l一樣,以傷害他人的想像,來引人注意。

但他這種強迫攻擊的方式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源於他所愛的女孩,喜歡壞壞的男生。導致他角色轉換,想像自己成為攻擊別人的壞人。

此例亦然。

所以,我想給出一些誘發他強迫自殘意念的因素,再讓大家分析。

m男認識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孩z。

z女屬於那種非常感性衝動的女孩,她曾經為了一位心愛的男子做出過自殘的行為。

也就在這時,m男如一位英雄出現在z的生活中,竭力安慰她,勸阻她的自殘行為;z女漸漸開始依賴他。

這種安慰不僅出於同情,還有他對z女深深的愛。(在此之前,z女對他沒有任何感覺)

就是因為此事,他才患上自我傷害的強迫。

好!強迫的誘發因素已經找到,接下來就是要分析其為何是一種“退行滿足”?

根據前幾例的經驗,自我傷害一定能夠滿足自己的一種願望。

究竟是何願望呢?

強迫,就是對一件事既愛又恨,由此造成強烈地糾結和膠著。

就此例而言,m男應是喜歡這種傷害的行為,但是又是激烈抗拒的。

先從他對傷害的愛說起。

一般人如果聽到此語,也許會嗤之以鼻。

怎麼可能有人會喜歡傷害自己呢?如果有,也一定是哪根神經出了毛病才會如此怪異。

但是,先不要急於駁斥。

對傷害的愛並不是如此一目瞭然,直截了當。

而應是正常願望的迂迴實現。

如果說,z女是一個陽光、樂觀的女孩。

那麼對於內向自卑的m來說,他必然沒有機會接近z。對z的愛意表露更是無從談起。

只有當z女受到愛情的傷害,然後自殘的時候,m才有可能“臨危受命”,來安慰z;然後漸漸讓z感覺到自己對她的愛意,以獲得z的好感。

由此可見,z的自殘行為,對m來說,簡直如獲至寶。怎能不愛?

當然,他的意識會竭力壓制這種不良的潛意識衝動。

人們對喜愛的事物總是容易接受的。

m也就漸漸接受了自殘行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這種接受並非完全的接受,自殘畢竟只是幫助m實現對z愛的一個工具。

人的求樂本能,是不可能允許這種傷害的接納。

所以,m又特別抗拒這種自殘的衝動。

從而形成這一對激烈對抗——強迫症。

他的恐刀、恐高,都只是源於那個女孩曾經做出的危險舉動。

由此可愛,對愛慾的迂迴追求,才是導致這種強迫的真正原因。

還有一個例子。與上例類似,但對“傷害”的恐懼物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在乎的人——如母親和愛人。可以稱之為“妄想症”。

也是一位內向自卑的男子j.他總是在親人或愛人受到外界的一點危脅之後,無限誇大,異常緊張。

此時,一般的安慰是無用的,他總是極端擔心她們出事,無法排除緊張感。

轉移注意更是無力,除非獲悉她們安然無事。

這種極端的擔心還針對愛人的出軌。

如果不瞭解他們潛意識的矛盾,就不能期望化解那種緊張感。

也不要認為這種緊張非常正常,順其自然就可以。

如果真的正常,他們自然能做到順其自然。

我想說的是,他們這種極端的擔心也是源於一種退行滿足——只有把危脅親人與愛人的人想像得很兇惡,才能產生憤怒的力量去對抗他們。

而不能在對方的好壞程度一般的情況下,敢於與之爭辯和競爭。

對愛人出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公路求生:我的資源箱能開兩次

龍潛

黑色禁斷系列2慾海

徹夜流香